黑龙江畜牧兽医

探讨与研究

  • 我国羊肉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樊慧丽;付文阁;

    肉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羊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面临的一大重要阻力是我国羊肉市场价格不稳定发展,不利于肉羊养殖主体提高效益和政府产业部门良好决策。基于此,本研究从时间与区域两个维度出发,基于羊肉市场月度价格与年度平均价格分析我国羊肉市场价格波动特征、波动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羊肉市场价格整体呈波动上涨趋势,但我国羊肉市场价格稳定性较差,运行呈现明显波动与集聚性;从区域维度来看,受运输成本等因素影响我国羊肉产地价格低于销地,且主产省价格波动程度要大于非主产省。2000—2017年我国不同省份羊肉市场价格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具体波动的阶段性特征不一致,不同省出现价格高峰的时间不一致,区域省际间的价格割裂程度较为明显。影响我国羊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主要来自供给、需求与系统外因素三个方面,不同区域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但肉羊养殖成本及替代品价格仍然是不同区域共同的重要影响因素。

    2020年10期 No.59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0 ]
  • 中国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的时空演进与收敛性分析

    王善高;王琪;徐章星;刘吉双;

    为探究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利用2004—2017年生猪养殖的省级宏观数据,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了我国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并对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进行了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均值依次为0.932,0.959和0.936;在时间上,三个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均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在空间上,三个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在不同省份均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同时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而且人力资本水平、地方财政环境保护支出等变量会显著影响环境效率的收敛性。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2020年10期 No.598 7-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8 ]
  •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对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行为的影响——基于河北省786个养猪户的调查

    周勋章;李广东;孟宪华;杨江澜;路剑;

    生物安全体系对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暴发与流行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河北省786个生猪养殖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多元无序Logistic模型,研究了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对养猪户适度规模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对养猪户适度规模决策行为有显著影响,其中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采纳数量、生物安全体系防控效果评价对养猪户扩大和维持养殖规模均有显著正影响,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使用成本压力对养猪户扩大和维持养殖规模有显著负影响;养猪户适度规模决策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教育程度、风险偏好、是否购买生猪养殖保险、疫病损失程度、市场风险预期、外部支持等因素对决策行为存在影响。据此提出建立"三位一体"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支持规模猪场提高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水平、探索生猪养殖保险新模式、稳定养猪行业信贷支持等政策建议。

    2020年10期 No.598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5 ]
  • 资源保护法视域下的牧区湿地调查探究

    赵英杰;邱万保;赵洋;

    为厘清我国牧区湿地保护区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研组以东北、华东、华南地区牧区湿地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小型座谈会等方式对调查地的基本信息、牧区湿地保护与利用现状、牧区湿地污染情况、牧区湿地保护权属问题及法律法规现状等进行了系统调研与梳理。结果表明:我国牧区湿地保护与利用状况整体良好,但仍存在过度放牧、污染情况较重、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冲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先保护环境,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建议通过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立法等对策建议。

    2020年10期 No.598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 ]
  •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马产业发展对策

    曹晓娟;王怀栋;王勇;

    目前随着世界赛马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现代马产业和民族马业发展也正在兴起,马产业正在与文化产业融合并推动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推动力量。本研究在对我国马产业现状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SWOT对我国马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劣势条件以及产业发展面临的机会、挑战和威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发展马产业、大力促进马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大力培养马业不同层次人才、推进马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与国际赛事接轨并积极发展中国特色赛事等进一步发展我国马产业的具体对策。

    2020年10期 No.598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9 ]
  • 荷兰生态畜牧业的法律制度研究

    赵雪洁;

    生态畜牧业是指在畜牧业生产中依循生态规律,并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无害化生产处理,同时对于废弃物进行有效性、循环性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荷兰的生态畜牧业呈现出生产绿色畜产品、重视应用科学技术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特点,对应的法律制度中包含可追溯系统、"从农田到餐桌"原则、认证体系及政府政策等内容。该法律制度以其法律法规健全、重视风险监测评估、管理机构协调性强等优点,为我国畜牧业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启示。

    2020年10期 No.598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1 ]

畜牧科学

  • 宁都黄鸡公鸡体尺与屠宰性状的回归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朱学农;谭玉文;武飞虎;肖璐璐;万思梦;周敏;

    为了研究宁都黄鸡公鸡体尺和屠宰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试验对16周龄健康的495只宁都黄鸡公鸡的活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的15个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各性状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尺性状的变异系数相较于屠宰性状的变异系数偏小,宁都黄鸡公鸡的产肉性能良好;宁都黄鸡公鸡的体斜长、胸围、龙骨长与活体重和屠宰性状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60,P<0.01),可通过体斜长、胸围、龙骨长等体尺性状对活重和屠宰性状进行预测和筛选;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通过体尺性状预测屠宰性状的回归方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将15项指标综合成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9.62%。说明宁都黄鸡公鸡选育可以以体重为主,兼顾胸宽、髋骨宽和胫宽。

    2020年10期 No.598 33-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7 ]
  • 日粮蛋白水平对妊娠期藏母羊乳腺及初生羔羊胃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姜洋洋;侯生珍;王志有;祁英真;

    为了研究妊娠后期日粮蛋白水平对藏母羊乳腺组织形态及初生羔羊胃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择年龄、胎次、体重相近的健康藏母羊120只,妊娠前期(0~85 d)天然草场放牧饲养;妊娠后期(86~150 d)将母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采用相同消化能不同蛋白水平(7.5%、9.5%、11.5%、13.5%)的日粮进行饲喂,测定藏母羊乳腺组织乳池长度、腺泡长度、肌上皮厚度、线粒体长度以及基底膜厚度,初生羔羊瘤胃、网胃、瓣胃的黏膜上皮厚度、黏膜下层厚度和中央肌层厚度及皱胃的胃底腺黏膜厚度,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长度、肠壁厚度和隐窝深度。结果表明:藏母羊乳腺乳池长度、基底膜厚度除9.5%蛋白组外,其他三组间差异显著(P<0.05);腺泡长度9.5%组与11.5%组、7.5%组与13.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肌上皮厚度4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线粒体长度7.5%组和13.5%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11.5%组藏母羊乳池长度、腺泡长度、基底膜厚度、肌上皮厚度、线粒体长度均为最大,乳腺发育较好。13.5%蛋白组羔羊瘤胃黏膜上皮厚度、中央肌层厚度和皱胃胃底腺黏膜厚度均显著大于7.5%、9.5%和11.5%组(P<0.05);13.5%蛋白组羔羊瘤胃和皱胃发育较好。11.5%蛋白组初生羔羊空肠绒毛长度、回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均显著大于7.5%、9.5%和13.5%组(P<0.05);11.5%蛋白组羔羊空肠和回肠发育较好。说明在妊娠后期给藏母羊饲喂蛋白含量介于11.5%~13.5%水平之间的日粮对于母羊乳腺发育和羔羊的胃肠道发育有利。

    2020年10期 No.598 37-4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6 ]
  • 美洛托宁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及受体介导机制探究

    李继仁;周凌博;谢大识;

    为了探究美洛托宁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及其受体介导机制,试验采集健康母猪卵巢中的卵母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猪卵母细胞MT受体表达情况;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美洛托宁(0,1×10~(-5),1×10~(-6),1×10~(-7) mol/L),筛选对猪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的最适浓度;根据最佳美洛托宁添加浓度,成熟液中分别添加1×10~(-6) mol/L的美洛托宁、MT受体激动剂、 MT受体颉颃剂和1×10~(-6) mol/L MT受体颉颃剂+1×10~(-6) mol/L美洛托宁,检测美洛托宁及其受体激动剂和颉颃剂对猪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的影响;收集添加1×10~(-6) mol/L的美洛托宁24 h处理组、空白对照组、MT受体颉颃剂处理组、美洛托宁和MT受体颉颃剂组母猪卵母细胞复合物,利用试剂盒检测卵母细胞cAMP和cGMP含量。结果表明:当美洛托宁浓度为1×10~(-6)mol/L时,猪卵母细胞的分裂率和囊胚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76.26%和31.4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成熟液中添加1×10~(-6)mol/L美洛托宁和1×10~(-6)mol/L MT受体激动剂,两组细胞极体排出率均较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10~(-6)mol/L MT受体激动剂和1×10~(-6)mol/L美洛托宁的分裂率分别为75.16%和75.33%,囊胚率分别为30.04%和30.36%,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成熟液中添加1×10~(-6)mol/L的美洛托宁可以显著降低cAMP的含量和显著升高cGMP的含量(P<0.05)。说明美洛托宁通过与细胞膜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了cAMP合成,提高cGMP含量,进而促进猪卵母细胞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

    2020年10期 No.598 42-45+50+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产蛋量和环境温度对四川白鹅蛋品质的影响

    廖勤丰;程文超;罗永莉;曹婷婷;李文娟;扎西丹珍;何航;

    为了探究产蛋量和环境温度对四川白鹅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3×3析因设计[产蛋量分为一般产蛋量A_1(60~79枚)、中等产蛋量A_2(80~99枚)和高产蛋量A_3(100~120枚),环境温度分为B_1(35℃)、B_2(30℃)和B_3(25℃)],将2年龄、体况大致相同的四川白鹅540只根据产蛋量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鹅,测定其外在指标(蛋重、横径、纵径、蛋形指数、蛋壳表面积、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内在指标(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指数等),并对各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蛋量对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哈氏单位影响不显著(P>0.05),A_2蛋壳强度显著高于A_1和A_3(P<0.05);与B_1和B_2相比,B_3蛋重、横径、纵径、蛋壳表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蛋白高度显著增加(P<0.05);B_3纵径极显著高于B_2(P<0.01),显著高于B_1(P<0.05);B_3蛋黄宽度显著高于B_2(P<0.05),与B_1无显著差异(P>0.05);A_2B_3蛋黄高度显著高于A_2B_2(P<0.05),蛋黄指数显著高于A_1B_3(P<0.05)。产蛋量和环境温度的互作对其余指标无显著影响。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产蛋量对四川白鹅蛋品质的影响不显著,但环境温度对四川白鹅蛋品质影响显著,综合来看当环境温度为25℃时,鹅蛋品质表现较好。

    2020年10期 No.598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4 ]

兽医科学

  • 单增李斯特菌InlB的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

    方小伟;施鹏;彭鼎;杨玉莹;方春;

    为了进一步研究单增李斯特菌分泌的细菌侵袭相关蛋白内化素B(InlB)的功能,试验通过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分别表达InlB的N36~321和C392~630,并通过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blot检测单增李斯特菌InlB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及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制备的针对InlB N端和C端的多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检测单增李斯特菌中的InlB,但不能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该菌表面的InlB。说明本研究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进一步用于研究单增李斯特菌InlB的功能。

    2020年10期 No.598 51-54+61+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8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一例犬口腔肿瘤的诊疗报告

    李晨阳;陈守勇;孟宏宇;陈彦君;王建琳;杨海燕;

    1只7岁雄性贵宾犬,2018年10月份到青岛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就诊,接诊时该犬口腔上腭右侧长有一个粉色肿物,该肿物已增长至口腔外,导致口腔无法闭合,吞咽困难,为了对该病犬进行诊疗,试验采用临床检查、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综合分析各项诊断结果,确诊该患犬为口腔鳞状细胞癌。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及术后口服中药对患犬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良好,术后6个月回访已基本痊愈,未见复发。

    2020年10期 No.598 55-5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4 ]
  • H9N2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原核表达与鉴定

    侯力嘉;吴胜昔;梁望旺;曾政;鲁友铭;石雨莲;张娇;王桂玲;马培杰;

    为了实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试验参考GenBank发布的禽流感病毒A/chicken/Gansu/2/99(H9N2) HA基因序列(登录号为EF070733.1),优化该密码子,化学合成HA基因,并将该基因连接至pET-28a(+)质粒载体中,构建pET-28a(+)-HA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后诱导表达,并优化诱导温度(16,25,30,37℃)、IPTG诱导浓度(0.4,0.6,0.8,1.0,1.2 mmol/L)及诱导时间(2,4,6,8,10 h),用His-tag镍柱亲和层析纯化HA蛋白,并对纯化后的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pET-28a(+)-HA/BL21(DE3),其在30℃条件下,添加IPTG终浓度为0.8 mmol/L,诱导6 h时,HA重组蛋白表达量最佳。经His-tag镍柱纯化后在预期的63 ku处出现蛋白印迹条带。说明HA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

    2020年10期 No.598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1 ]
  • 一例犬慢性瓣膜性心脏病伴发胰腺炎的诊治

    王燕梅;洪东河;黄建峰;马玉芳;

    1只11岁灰色贵宾犬就诊前1个月内曾多次喂食冰淇淋等食物,有牙结石,常夜间咳嗽,喘,有呕吐,稀便带血,精神沉郁,为了对该犬所患疾病进行诊治,试验采用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血常规、血液生化、犬C反应蛋白和犬胰腺炎快速检测)、影像学检查(X射线检查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方法进行确诊。结果表明:该犬体温38.9℃,血压152/112 mmHg,心率165次/min,心律严重不齐,有杂音。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均有所升高,提示体内有炎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均升高,尿素氮、肌酐、血清磷含量升高,提示肝脏、肾脏有损伤。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为88.78 mg/L,提示中度感染。胰腺炎检测结果为强阳性。X射线检查可见心脏严重扩张,肺部有积水,气管抬升严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该犬心输出功能下降,犬二尖瓣、三尖瓣增生、脱垂,重度返流;房间隔、室间隔未见缺损、变薄;主动脉瓣可见明显返流,右心室和右心房扩张。最终确诊该犬患慢性瓣膜性心脏病,伴发急性胰腺炎,肝脏、肾脏损伤,采取抗菌消炎、对症治疗、加强护理等措施后,患犬心脏病没有发作,症状得到缓解,肝脏、肾脏功能恢复正常,胰腺炎痊愈。

    2020年10期 No.598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 ]
  • 重组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李富强;王利丽;田向学;谭世旭;任卫科;周瑞敏;李秀丽;张莉;鄢明华;

    为了获得在体外表达的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Cap蛋白,研究其免疫原性,试验根据GenBank公布的国内PCV2-Cap蛋白基因序列特点,结合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对Cap基因进行优化,合成目的基因后,构建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Cap,转化毕赤酵母GS115后,经诱导表达获得重组Cap蛋白。重组蛋白以50μg/只的剂量连续3次免疫豚鼠后检测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含有PCV2-Cap基因的质粒成功转化到酵母菌基因组中,重组酵母菌株在30℃,经1%甲醇诱导表达96 h后,培养液中能够检测到33 ku的重组蛋白,重组蛋白表达量为155μg/mL,占培养上清液总蛋白的9.362%,Western-blot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重组蛋白以50μg/只的剂量连续3次免疫豚鼠后,能够刺激豚鼠产生特异性抗体且与接种0.3头份/只剂量的市售PCV2灭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成功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分泌表达了PCV2-Cap蛋白,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

    2020年10期 No.598 66-6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5 ]
  • 猪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抑菌试验

    林敏;邓舜洲;朱芝秀;康绍珠;李雅婷;单心怡;曹刚;戚伟;

    2017年4—7月份,江西某规模化猪场的育肥猪发生呼吸道疾病,为了找出病原,遏制病情扩散,试验对患病猪内脏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用微量生化法结合PCR法鉴定病原菌的种属,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和抑菌试验,用腹腔注射法对小鼠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6株分离菌,其中分离菌株JA1、JA2、JA4、JA5均不发酵糖类,M.R.、V-P、H_2S等试验均为阴性,尿素、硝酸盐还原等试验均为阳性;分离菌株AP1、AP2发酵果糖、葡萄糖等,不发酵乳糖、鼠李糖等;分离菌株JA1、JA2、JA4、JA5与波氏杆菌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2%、99.4%、99.6%、99.5%;分离菌株AP1、AP2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3%、98.4%。分离菌株JA1、JA2、JA4、JA5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林可霉素等表现为耐药或中介,分离菌株AP1、AP2对恩诺沙星等表现为中介,对氟苯尼考等表现为敏感。乳酸菌(J2-100-R2、ZCR1-2)对分离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为17~26 mm;注射分离菌的小白鼠36 h死亡率为66.67%,耐过小白鼠皮肤出现溃疡。说明该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混合感染所致的呼吸道疾病;氟苯尼考与乳酸菌联合用药可以防治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2020年10期 No.598 70-7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9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3 ]
  • 一例犬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脱毛的诊治

    郑舒方;张桥鉴;徐世文;

    1只7岁雌性金毛巡回猎犬,于2019年5月份就诊,就诊前1个月该犬出现轻微嗜睡、反应迟缓症状,起初尾部掉毛,逐渐全身被毛变薄稀疏;患犬无舔爪、挠耳等瘙痒表现,为了对该犬所患疾病进行诊治,试验采用临床检查、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甲状腺激素等指标分析的方法进行诊断。结果表明:该犬患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并且因此导致脱毛。给患犬服用甲状腺素片,5周后,患犬脱毛症状明显减轻,同时精神状况良好。说明补充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可以对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脱毛症患犬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020年10期 No.598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一例猫肥厚性心肌病继发腹主动脉血栓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梁静怡;钟高龙;张彬;胡莲美;

    9岁雄性已去势狸花猫1只,按时免疫驱虫,2018年9月28日后肢突然无力,且呕吐,于发病后1 h就诊,发病前未见明显异常,为了对该患猫所患疾病进行诊治,试验采用临床检查、心电图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进行确诊,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该猫双后肢瘫痪,后肢脚垫发绀,触诊有疼痛感,无后肢股动脉脉搏;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未见明显异常;B型超声波检查结果提示左心室壁增厚,左心房扩张,腹主动脉分叉处有血栓,确诊为猫肥厚性心肌病继发腹主动脉血栓。经行长期针灸、艾灸及中成药治疗,结合预防、溶解血栓西药及心脏病药物治疗后,患猫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运动机能基本恢复。说明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猫肥厚性心肌病有较好的疗效。

    2020年10期 No.598 76-7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9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4 ]

信息

饲草、饲料与添加剂

  • 不同添加剂对豆渣型混合饲料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王雪洋;李金库;赵峻祥;刘忠刚;李井春;魏国生;李雁冰;

    为了研究不同添加剂对豆渣型发酵饲料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首先在玉米胚芽粕、豆渣、大豆糖蜜、喷浆玉米皮、豆壳等几种原料培养液中添加5μL复合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P)+布氏乳杆菌(LB)]并观察其生长情况,与乳酸菌培养基(MRS培养基)对比判断几种原料是否适合做发酵料;其次以只添加纯化水的豆渣型混合饲料(由玉米胚芽粕、豆渣、大豆糖蜜、喷浆玉米皮、豆壳组成)为对照组,在其他5个处理组中分别添加复合乳酸菌(LP+LB)、乳酸菌水复合制剂、乳酸菌MRS复合制剂、复合化学添加剂1和复合化学添加剂2,发酵10 d后测定豆渣型混合饲料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乳酸菌在大豆糖蜜中生长情况最好,且pH值一直趋于下降趋势;2组复合化学添加剂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有氧暴露期间pH值稳定;乳酸菌水复合制剂组、乳酸菌MRS复合制剂组、复合乳酸菌组的乳酸和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添加剂组的乳酸菌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酵母菌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5个种类的添加剂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豆渣型混合饲料的发酵品质,复合化学添加剂有效地改善了豆渣型混合饲料发酵后有氧稳定性。

    2020年10期 No.598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乳酸菌和复合酶制剂发酵棉副产品型饲料效果比较

    匡雁玲;王家豪;王静;刘婷婷;白天天;普宣宣;蒋辰宇;郭雪峰;

    为了比较添加乳酸菌、复合酶制剂、复合酶菌制剂对棉副产品型发酵饲料的影响,探究开发利用棉副产品发酵饲料的可行性,为其发展和优化提供数据,试验采用分组比较的方法,将配置的棉副产品型饲料分为4组,对照组(添加纯化水)、处理组1(添加乳酸菌制剂)、处理组2、(添加复合酶制剂)、处理组3(添加乳酸菌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将4个组的饲料发酵30 d后,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游离棉酚(FG)、有机酸、氨态氮(NH_3-N)含量及pH值等项目。结果表明:处理组的干物质(DM)和游离棉酚(FG)含量较对照组均降低,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蛋白质含量为:组3>对照组>组2>组1,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处理组的酸性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的pH、氨态氮(NH_3-N)和乙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组的乳酸(L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乳酸菌制剂、复合酶制剂和乳酸菌制剂加复合酶制剂(复合酶菌制剂)均对棉副产品发酵饲料的品质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复合酶菌制剂的添加使棉副产品发酵饲料发酵效果最佳。

    2020年10期 No.598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5 ]
  • 鸡源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赵龙妹;聂利芳;

    为了筛选获得动物源产蛋白酶乳酸菌,开发新型微生态制剂以提高饲料利用率,试验选取新鲜健康鸡粪为样品,利用溴甲酚紫平板法筛选产酸菌,再通过酪蛋白平板法筛选产蛋白酶乳酸菌,对该菌进行形态学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析其生长产酶规律和所产蛋白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到11株产蛋白酶乳酸菌,其中JF3-11所产蛋白酶活力最高,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为唾液乳杆菌,其所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60℃,pH值7.0,在中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且具有一定热稳定性,Mg~(2+)、Mn~(2+)能够促进酶活,Zn~(2+)、Cu~(2+)对酶活具有抑制作用;在30℃、200 r/min条件下,培养至30 h其上清液中所产蛋白酶相对酶活可达到最高值100%(82 U/mL)。本试验成功从健康鸡粪中筛选获得一株产蛋白酶乳酸菌,对其所产蛋白酶特性的分析为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0年10期 No.598 89-93+98+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1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9 ]
  • 扬州地区多叶苜蓿秋季末次刈割时间对其再生情况的影响

    唐晨阳;魏臻武;张琦;吴嘉龙;闫天芳;

    为探索扬州地区合理的苜蓿刈割制度,明确苜蓿最佳秋季刈割时间,试验选取多叶苜蓿和三叶苜蓿各2种,在秋季设置6个不同的末次刈割时间点,并对其刈割后25 d内的株高、再生速率,以及次年初花期的株高、单株干重、鲜干比、茎叶比、分枝数5项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测定与计算,并对刈割后25 d再生株高与次年初花期的5项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多叶苜蓿在秋季10月31日、11月5日、11月10日末次刈割后25 d内再生株高无显著差异(P>0.05),之后刈割的再生株高显著下降(P<0.05);而三叶苜蓿则在11月10日刈割时就出现再生株高显著下降(P<0.05)。多叶苜蓿再生速率在温度下降到8℃时开始下降,三叶苜蓿则在10℃时开始下降;在11月15日后刈割的苜蓿次年初花期的单株干重和株高出现显著下降(P<0.05);4种苜蓿品种的25 d再生株高与其初花期株高和单株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扬州地区苜蓿宜在11月10日前气温高于15℃时进行末次刈割较为合适。

    2020年10期 No.598 94-9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不同产地紫花苜蓿品种在东北地区的抗寒性评价及与根部贮藏性碳水化合物关系分析

    王奕骁;徐曼;王茜;朱建玲;李志坚;周帮伟;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品种的抗寒性,并分析其与根部贮藏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关系,试验选择在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开展,选取38个国内与国外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对比研究,依据不同品种越冬后的存活植株评分进行抗寒等级分类,并分析根部的贮藏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与存活植株评分相关性。结果表明:38个品种的抗寒性分为极不抗寒(Ⅰ)、不抗寒(Ⅱ)、较抗寒(Ⅲ)和抗寒(Ⅳ)4类,其中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引进的品种抗寒性较差,在东北地区基本无法越冬,而以东北地区选育为主的部分国内北方品种抗寒性表现较好,适宜在本地种植。不同抗寒类别的紫花苜蓿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极不抗寒(Ⅰ)的蔗糖含量与抗寒(Ⅳ)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是显著高于极不抗寒(Ⅱ)和较抗寒(Ⅲ);淀粉含量在极不抗寒(Ⅰ)和不抗寒(Ⅱ)中极显著高于较抗寒(Ⅲ)和抗寒(Ⅳ)。相关性分析表明,存活植株评分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淀粉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说明具有较高抗寒能力的紫花苜蓿品种入冬前的根系中具有较高可溶性糖和较低淀粉含量,二者可视为衡量抗寒性的指标,而蔗糖与苜蓿抗寒性的关系并不明确,不能成为衡量抗寒性的指标。

    2020年10期 No.598 99-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4 ]
  • 西藏羊八井箭筈豌豆+燕麦混播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比较

    周娟娟;白玛嘎翁;魏巍;

    为了提高西藏高寒地区饲草产量与品质,筛选适宜羊八井镇海拔4 500 m生长的箭筈豌豆+燕麦最佳混播比例,试验设置箭筈豌豆+燕麦7种混播组合(8∶2、7∶3、6∶4、5∶5、4∶6、3∶7和2∶8),以二者单播为对照,测定牧草产量、茎重、叶重、粗蛋白、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等指标,计算茎叶比和相对饲用价值,并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牧草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箭筈豌豆+燕麦播量为54 kg/hm~2+135 kg/hm~2(4∶6)时,牧草产量最高,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3 703.3 kg/hm~2和6 817.5 kg/hm~2,干草产量较单播箭筈豌豆(4 662.2 kg/hm~2)、燕麦(5 217.4 kg/hm~2)分别增加了46.2%和30.7%;单播燕麦粗蛋白含量最低(6.7%),混播处理较单播燕麦粗蛋白提高了2.0%~5.0%,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分别降低了1.9%~3.3%、4.7%~9.0%。通过灰色关联度评价得出,混播中箭筈豌豆所占比例为30%~50%时,综合排序在2~4位,优于其他混播处理。说明最适宜在羊八井镇推广的箭筈豌豆:燕麦种植混播比例为5∶5。

    2020年10期 No.598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2 ]

动物保健品研究

  • 牦牛TAP基因编码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周晓舟;刘静怡;程运谋;杨修竹;闫睿;武新学;彭忠利;高彦华;

    为了克隆和分析牦牛气管抗菌肽(yTAP)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和检测其mRNA的组织表达规律,试验采集2.5岁的健康公牦牛(n=6)和母牦牛(n=6)的气管、肝脏、脾脏、肾脏、肺脏、结肠和性腺共7种组织样品,反转录(RT)-PCR法克隆了气管组织yTAP基因编码区序列,对其进行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yTAP基因mRNA的组织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yTAP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为195 bp,编码含有64个氨基酸残基的TAP前体肽,第27~64位的氨基酸构成了yTAP成熟肽序列。yTAP成熟肽含有6个半胱氨酸和3个脯氨酸,形成3对二硫键,二级结构由α螺旋、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三种结构组成;SWISS-MODEL预测三级结构结果表明,yTAP成熟肽三级结构主要是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并且在C-端存在一段螺旋结构。蛋白质稳定性较好,具有两亲性,属于β防御素家族成员。yTAP基因在牦牛气管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说明本试验成功克隆获得了yTAP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且mRNA主要在气管组织中表达。

    2020年10期 No.598 110-115+12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温中除湿祛衣汤对寒冷地区冬季奶牛胎衣不下的疗效

    范钊;曹立明;刘庆;杜珍珍;司琳清;孙宏亮;鲁文赓;

    为了了解温中除湿祛衣汤对寒冷地区胎衣不下奶牛的疗效,试验通过小鼠最大给药量试验及子宫收缩试验(小鼠离体子宫收缩试验与小鼠在体子宫收缩试验)对该方剂的安全性进行验证,对给药后小鼠的体重、脏器系数、血液生化指标、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检测,根据结果确定最优的给药浓度,而后对胎衣不下奶牛进行临床治疗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在本方剂最大给药量条件下,试验组小鼠的体重、脏器系数及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试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各脏器组织均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在子宫收缩试验中,本方剂可增强小鼠离体子宫收缩频率(P<0.05),对收缩强度影响不显著(P>0.05),且温中除湿祛衣汤的最优浓度为0.078 g/mL;小鼠在体子宫收缩强度和收缩频率从给药后1~8 h逐渐增大,给药后第8小时最大,随后下降。在奶牛临床试验中,口服温中除湿祛衣汤奶牛与对照奶牛的胎衣排出情况有着明显差异,其中口服温中除湿祛衣汤奶牛在服药后胎衣平均排出时间为14.9 h,经产奶牛的治愈率为60.0%,初产奶牛治愈率为14.1%,总治愈率为33.3%。说明温中除湿祛衣汤对寒冷地区冬季奶牛胎衣不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020年10期 No.598 116-12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抗新型鸭细小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纯化及效价测定

    刘铭;闫祖杰;蒲桂婷;袁万哲;刘聚祥;

    为了制备抗新型鸭细小病毒卵黄抗体并改良其制备工艺,试验采用新型鸭细小病毒SD株尿囊液制备的油乳剂灭活苗免疫产蛋鸡,收取高免蛋分别用氯仿法、辛酸法和水稀释-硫酸铵二次沉淀法对其中的卵黄抗体进行提纯,比较提纯效果,然后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法对制备效果进行评价,采用鸭细小病毒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进行效价测定,分析卵黄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氯仿法提取的卵黄抗体浓度为4.512 mg/mL,透明,呈浅黄色;辛酸法提取的卵黄抗体液浓度为3.422 mg/mL,半透明,呈浅白色;水稀释-硫酸铵二次沉淀法提取的卵黄抗体浓度为3.837 mg/mL,透明,澄清。SDS-PAGE结果显示卵黄抗体有两条特异性条带,一条重链(约为65 ku)和一条轻链(约为33 ku)。制备的卵黄抗体具有特异性。试剂盒测定卵黄抗体效价,氯仿法为1∶6 000;辛酸法为1∶8 000;水稀释-硫酸铵二次沉淀法最高,为1∶10 000,其中水稀释-硫酸铵二次沉淀法效果较优。说明本试验成功制备了新型鸭细小病毒的卵黄抗体。

    2020年10期 No.598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4 ]
  • 舒泰50用于母猫绝育术麻醉效果观察

    高可丽;杜炎炎;万春云;杨玉莹;

    为了观察舒泰50在母猫绝育术中的麻醉效果,试验利用舒泰50(按体重5 mg/kg静脉注射)对10只母猫进行麻醉并实施绝育术,记录母猫在术中的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及麻醉持续时间。结果表明:母猫呼吸频率在注射舒泰50后45 min左右降至最低,心率在40 min左右降至最低,体温在20 min左右达到最低值。母猫从注射麻醉药开始到最后恢复如初的过程中,在给药5 min内母猫表现出精神极度沉郁,无法站立,身体摇晃,低头,流口水,呼吸加快,经麻醉镇痛期和兴奋期后迅速进入手术麻醉期,可维持麻醉33~63 min,在此期内对母猫进行绝育术安全有效,无任何疼痛反应,麻醉期过后母猫都能安全苏醒。麻醉过程中,猫的呼吸、心率、体温等均表现为先快速下降后逐渐趋于稳定,数值都在正常值范围内。在麻醉恢复期,母猫呼吸频率加深加快,尝试性挣扎,眼球和舌头微动,在注射药物后147~269 min,麻醉状态才得以完全解除,母猫行动自如,恢复正常。说明舒泰50用于母猫绝育术时,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作用,麻醉诱导迅速平稳、安全有效,是母猫绝育术麻醉药较为理想的选择。

    2020年10期 No.598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1 ]

特种动物研究

  • 贵州石阡鸳鸯湖鸳鸯(Aix galericulata)种群时空动态特征

    方忠艳;胡灿实;王野影;冉景丞;邓伯龙;李宏;徐光华;

    为了全面掌握贵州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鸳鸯种群分布情况和揭示其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笔者结合2011—2016年的调查数据,于2017—2019年运用固定样线法与直接计数法对鸳鸯种群数量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鸳鸯种群动态变化极具时空规律;冬候鸟迁离和部分留鸟分散时段集中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3月下旬至10月份为鸳鸯的繁殖季;11月份到12月上旬为冬候鸟迁来和部分留鸟集群的时段;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为鸳鸯越冬期,特别是在寒冷的低温天气,种群数量出现较稳定的高峰。冬候鸟迁离和部分留鸟分散时段集中在02月下旬至03月中旬;无论在繁殖期还是在越冬期,水库为鸳鸯分布及活动的核心区域;同时,不同水域和水库各小区域环境的鸳鸯种群密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繁殖期水库上游河流水域的种群密度明显增加,甚至高于水库区。

    2020年10期 No.598 128-13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7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 ]
  • 不同性别羊驼血液生理生化和血常规指标的测定分析

    岳畅;李瑞龙;白文林;郑圆媛;惠太宇;孙家明;王延茹;白智贤;蔡伟东;张鑫江;费佳雪;冯丽娟;王泽英;

    为了给成年羊驼的肉质研究、保种育种、饲养管理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随机选取健康的成年羊驼共6只(公母各3只),每只采集2 mL血液进行血液生化和血常规指标的测定,并进行性别间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母羊驼肌酐、尿素氮含量和血细胞比容极显著低于公羊驼(P<0.01);母羊驼氨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公羊驼(P<0.05);母羊驼磷离子含量及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公羊驼(P<0.01);母羊驼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公羊驼(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羊驼不同性别间血液生理生化和血常规指标有所不同。

    2020年10期 No.598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5 ]
  • 领狐猴的人工育幼

    倪俊;朱迎娣;朱玮莉;

    2016年4月16日,上海动物园的1只领狐猴产下2只幼崽后弃崽,工作人员以婴幼儿奶粉(二段)调配人工乳进行人工育幼。期间工作人员记录了幼崽1~240日龄的体重变化和1~148日龄的食乳量变化。结果表明:经过工作人员科学喂养,幼崽生长良好,在149日龄时结束哺育,放归后场饲养。说明前期人工乳配制合理,后期饲料转换较为成功。提示饲养人员应注意在母猴孕期、生产、哺乳期间创造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防止母猴弃崽。

    2020年10期 No.598 138-139+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5 ]

教育与教学

  •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汤文庭;郭昌明;贺文琦;张泽才;张志刚;雷连成;

    目前我国各动物医学本科院校专业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和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没有标准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兽医实践能力较差。吉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努力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统筹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建立考核评价科学体系等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通过科学、合理统筹实验、实践与临床医疗,使学生深入接触动物医疗和临床研究,以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兽医师为目标,实现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得益彰的改革效果。

    2020年10期 No.598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3 ]
  • 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课”建设策略研究

    常桂英;柏文静;张立峰;

    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构建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迫使高校重新思考现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适用性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建设"金课"的过程中教学管理机制陈旧、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限制因素,提出推行学分制教育模式、重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现行教学手段和严肃教学考核机制等应用型本科"金课"建设策略,从而塑造孕育应用型本科"金课"的良好环境,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2020年10期 No.598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2 ]
  • 基于OBE理念的基因工程课程群改革与实践

    董妍玲;潘学武;

    课程群建设是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内容。为培养生物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笔者将OBE理念应用于基因工程课程群建设,系统设计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构建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结果表明:改革后基因工程课程群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增强了生物类专业学生的从业能力。

    2020年10期 No.598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