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畜牧兽医

试验研究

  • 饲养模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薛亚辉;段栋栋;李聪;王晓锋;王献伟;王克君;李秀领;韩雪蕾;乔瑞敏;李新建;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整理了河南省某公司群养模式下母猪5 625窝和限位栏饲养模式下母猪5 086窝的繁殖记录(包括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猪),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不同饲养模式下初产及经产母猪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仔数方面,相比于限位栏饲养模式,经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总产仔数提高了0.63头、产活仔数提高了0.64头、健仔数提高了0.79头、畸形数降低了0.01头(P<0.01)。在生长性能方面,相比于限位栏饲养模式,初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所产仔猪平均初生重提高了0.11 kg、断奶仔猪数提高了0.55头、平均断奶重提高了0.46 kg(P<0.01);经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所产仔猪初生窝重提高了3.44 kg、平均初生重提高了0.18 kg、断奶仔猪数提高了0.61头、平均断奶重提高了0.59 kg(P<0.01)。在杜洛克、长白、大白三个品种之间,初产及经产母猪的产仔数、活仔数、断奶仔猪数、断奶重等各项繁殖相关参数多在群养模式下升高,显现出了一致性。在发情及平均使用胎次方面,群养模式下母猪断奶后再发情间隔缩短了0.77 d(P<0.01),年均胎次增多了0.27胎(P<0.05)。说明群养模式下,母猪整体繁殖性能及利用率优于限位栏饲养模式,杜洛克、长白、大白初产及经产母猪的繁殖相关参数表现出了相似的变化趋势,且群养模式下母猪初情和初配日龄均有所提前,生产周期更短。

    2020年15期 No.60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3 ]
  •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小尾寒羊前体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

    卢美琳;阿尔祖古丽;李自良;敖慧娟;乔自林;阿依木古丽;

    为了探究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小尾寒羊前体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小尾寒羊尾部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绘制生长曲线;诱导培养后,利用油红O染色法对其进行鉴定,观察其储脂特性;添加不同浓度(100,150,200,250,300,350μmol/L)α-亚麻酸(alpha-linolenic acid,ALA)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LA),作用不同时间(1,3,5,7,9 d)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尾部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均呈长梭形或不规则三角形,生长曲线均呈"S"形,尾部前体脂肪细胞倍增时间为22.04 h,显著短于皮下前体脂肪细胞(29.56 h);尾部前体脂肪细胞最大增殖密度为5.89×10~5个/mL,显著大于皮下前体脂肪细胞(2.97×10~5个/mL);不同部位前体脂肪细胞比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经诱导分化5 d后,细胞内均有可视脂滴,油红O染色呈红色。添加浓度为150μmol/L ALA或LA作用于前体脂肪细胞1 d,均能极显著促进细胞增殖;作用时间延长至3~9 d时,添加浓度为100~350μmol/L的ALA均能极显著抑制细胞增殖,而添加浓度为100μmol/L和150μmol/L的LA均能极显著促进细胞增殖,添加浓度为200~350μmol/L的LA均能极显著抑制细胞增殖。说明试验成功分离培养了小尾寒羊前体脂肪细胞,添加相同浓度ALA或LA作用于前体脂肪细胞1 d时,低浓度(100μmol/L和150μmol/L)均促进细胞增殖;作用3~9 d时,高浓度(200~350μmol/L)均抑制细胞增殖,且ALA的抑制作用较LA明显。

    2020年15期 No.603 7-12+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4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7 ]
  • MC1R基因在山羊皮肤组织及B16-F10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蒋婧;李杰;周鹏;王高富;陈灿灿;付琳;张丽;刘良佳;任航行;

    为了探讨黑素皮质素受体1 (melanocortin 1 receptor, MC1R)基因在不同肤色成年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黑色素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试验以成年酉州乌羊、板角山羊及小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细胞)为研究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C1R基因在山羊皮肤组织及B16-F10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C1R基因在成年酉州乌羊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板角山羊(P<0.01);在B16-F10细胞增殖阶段,MC1R基因相对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在24, 72, 120小时时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6, 168小时时(P<0.05);在B16-F10细胞分化阶段,MC1R基因在分化后期(72, 120, 168小时)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前期(6, 24小时)(P<0.05)。说明MC1R基因对动物皮肤黑色素生成和沉积起重要作用,且对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一定促进作用。

    2020年15期 No.603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4 ]
  • MG132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成肌分化的影响

    朱菲菲;李燕;张林林;李新;郭益文;郭宏;丁向彬;

    为了研究改变泛素化蛋白水平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增殖与成肌分化的影响,试验利用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诱导成肌分化模型,采用1.25μmol/L、2.5μmol/L、5μmol/L、10μmol/L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改变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泛素化蛋白水平,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DMSO对照组,通过显微镜观察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密度,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蛋白泛素化水平的变化,综合筛选MG132的最佳处理浓度;然后通过EdU增殖检测法检测MG132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最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时期的肌管形成状态,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标志因子MyHC的表达情况,综合分析MG132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经不同浓度MG132处理后,空白对照组和DMSO对照组之间细胞密度和蛋白泛素化水平没有明显变化,添加MG132后蛋白泛素化水平明显升高,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综合分析选用1.25μmol/L的MG132进行细胞增殖和分化调控研究;经MG132处理后,牛骨骼肌卫星细胞EdU阳性细胞率显著低于DMSO对照组(P<0.05),诱导分化后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形成的肌管数量呈增多趋势,成肌分化标志因子MyHC的表达显著高于DMSO对照组(P<0.05)。说明MG132可以抑制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

    2020年15期 No.603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 ]
  • NLRC5基因在SPF大白猪不同器官中的表达与分布

    王有祺;刘英华;马丽娜;李昌文;陈洪岩;高彩霞;于天飞;

    为了研究NLRC5基因在SPF大白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试验以稀释的标准重组质粒为模板绘制标准曲线,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SPF大白猪肺脏、颌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脾脏、空肠、胃、小肠、直肠、肾脏、心脏、回肠、肝脏、结肠、盲肠、扁桃体、肠系膜淋巴结等16种器官中NLRC5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和分布,并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16种器官中NLRC5基因编码蛋白表达差异和分布。结果表明:NLRC5基因在SPF大白猪16种器官中均能表达,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大体一致,其中在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等免疫器官中的表达量均较高,在胃和肠道等具有黏膜免疫功能的器官中表达量次之,在心脏和肝脏等非免疫器官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说明试验获得了SPF大白猪不同器官中NLRC5基因的天然表达量,并且在免疫器官和具有黏膜器官中有较高的表达。

    2020年15期 No.603 23-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2 ]
  • 猪E2F3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构建及其与miR-10a-5p的靶向验证

    刘鸿艳;郑仰清;徐晶;张廷荣;

    为了鉴定miR-10a-5p与猪E2F3基因的靶向关系,试验从生物信息miRNA Base数据库查询miR-10a-5p的相关信息,并运用MEGA 6.0软件分析其保守性,通过Target Scan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其潜在的靶基因及结合位点,然后PCR扩增E2F3基因3′非编码区(3′UTR)片段,构建E2F3的野生型(E2F3-3′UTR-wt)和突变型(E2F3-3′UTR-mut)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分别与miR-10a-5p mimics、mimics NC共转染至293T细胞中,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miR-10a-5p在7个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成熟序列均为UACCCUGUAGAUCCGAAUUUGU;Target Scan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到miR-10a-5p具有包括E2F3基因在内的共241个潜在的靶基因;E2F3基因片段经PCR扩增获得大小约1 288 bp的清晰条带,测序结果与预期一致;转染miR-10a-5p mimics能显著降低猪E2F3基因野生型质粒双荧光素酶活性(P<0.05)。说明猪E2F3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构建成功,且其与miR-10a-5p之间存在靶向关系。

    2020年15期 No.603 28-32+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8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6 ]

专论与综述

  • 羊快疫发病机制及防治

    翁鸿宇;林静;柴同杰;

    羊快疫(Braxy)是由腐败梭菌(Clostridium septicum)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腐败梭菌α毒素是其主要的致死毒素。因腐败梭菌会引起家畜恶性水肿,故曾被称为恶性水肿杆菌,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国内外对于腐败梭菌及其毒素的研究尚有空白,疾病的诊断和防控技术还存在不足。文章从羊快疫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于此种疾病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2020年15期 No.603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 ]
  • DEC205免疫应答机制及其分子疫苗的研究进展

    黄潇航;宋肇程;黄春芳;陈育琪;黄志坚;殷光文;

    DEC205是一种能够呈递抗原并介导树突状细胞内吞作用的受体。在免疫机制方面,DEC205具有抗原识别性好、抗原呈递速率高、参与细胞信号传递、调控免疫功能等作用。由于其在介导宿主抗肿瘤及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免疫方面表现出的免疫调控功能及疫苗增强效果被免疫学、医学和兽医学等领域研究者所关注。文章综述了DEC205受体在体内分布情况、免疫应答机制及其在动物源性病原疫苗实验室试验及临床中的相关应用,展望了其未来在分子疫苗研发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相关的免疫学研究及生物制品的研发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

    2020年15期 No.603 36-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 ]
  • 番鸭细小病毒病近年研究进展

    袁佐清;吴庆海;曹铮;王思贵;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病毒病,以1~3周龄的雏番鸭最为易感,给我国番鸭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该病的主要病原为番鸭细小病毒。文章从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病学以及实验室诊断方法等多个方面对番鸭细小病毒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020年15期 No.603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5 ]
  • 炭疽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张玲艳;宋丽丽;贾伟娟;王学理;

    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简称炭疽杆菌,可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Anthrax),该菌主要感染牛、羊等家畜,感染人的概率较低。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均有炭疽病的发生,给我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就炭疽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毒力因子、致病机理、检测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20年15期 No.603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7 ]
  • 葎草在动物生产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于淼;王兆明;王翰阳;刘宣;高铁;刁新平;

    葎草作为一种新的绿色饲料资源,有巨大的研究价值。葎草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其饲料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文章综述了葎草中有效成分(葎草多糖、葎草黄酮以及挥发油类等)的组成及作用,葎草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并且提出了今后对葎草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未来开发和利用葎草提供参考。

    2020年15期 No.603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2 ]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宿主互作研究进展

    程楷淇;石亚男;刘国文;王兴龙;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编码的结构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可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其编码的非结构蛋白可以降低宿主抗PRRSV能力。PRRSV感染也会导致宿主细胞发生自噬与凋亡等行为。宿主也可通过编码蛋白和microRNA来提高自身抗PRRSV能力。为了更加准确、高效地控制病毒的感染,文章就PRRSV与宿主的互作行为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更加高效地控制病毒感染的通路以及寻找microRNA靶点奠定基础。

    2020年15期 No.603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 ]
  • 桑枝叶作为动物饲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林国强;蒋健钊;宁国信;李标;梁广博;黄金华;

    桑枝叶是一种新型非常规饲料,可来源于蚕区养蚕采摘叶片后被丢弃的嫩枝和叶子,也可来源于专门栽培的饲料桑,资源丰富,产量巨大。桑枝叶富含蛋白质、动物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黄酮、多糖、生物碱等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提升动物产品的质量和风味,减少养殖环境中臭气的生成,降低养殖的环境污染。文章就桑枝叶的营养特性、加工利用方式以及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旨在为开发优质桑枝叶饲料、发展畜牧业提供参考。

    2020年15期 No.603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22 ]

畜牧科学

  • 奶牛场粪污循环利用工艺模式及设计要点

    彭英霞;李俊卫;张晓文;高继伟;

    养殖业粪污污染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同时种植业也面临土壤肥力和农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技术及自身实践,归纳总结了一种工艺简单、循环利用率高、管理方便的粪污循环利用处理模式,以期通过粪污循环利用、种养结合模式助力解决养殖业粪污处理难、种植业土壤肥效低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该粪污循环利用处理模式的主要工艺环节(粪污收集、固液分离、场内循环利用、粪肥存储、大田施肥等)及各工艺环节的设计理念、要点建议,仅供牧场设计人员及管理人员参考。

    2020年15期 No.603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7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6 ]
  • 江口萝卜猪STAT3基因表达规律研究

    王兴群;毛以智;张继;吴雪;杨茂林;刘若余;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江口萝卜猪,试验以0(出生时),2,4,10月龄江口萝卜猪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江口萝卜猪不同生长阶段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十二指肠、背最长肌、腰大肌等9个器官组织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相对表达量,以此探究STAT3基因在不同年龄江口萝卜猪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STAT3基因在脾脏、十二指肠和肺脏中表达量较高,为脾脏>十二指肠>肺脏,并且各月龄时STAT3基因在这3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其余组织间除腰大肌在0月龄和2月龄时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组织之外均差异不大(P>0.05);同种组织不同月龄之间相比,肾脏、肝脏、胃、心脏中STAT3基因的表达量几乎不随月龄的增长而改变,在背最长肌、肺脏、十二指肠、脾脏以及腰大肌中,STAT3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月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在背最长肌、十二指肠和腰大肌中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各月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STAT3基因在江口萝卜猪不同月龄、不同组织器官中呈现规律性表达,说明STAT3基因在江口萝卜猪的生长发育和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15期 No.603 67-7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基于RNA-Seq技术对高黎贡山猪与杜洛克猪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李志勋;杨圳超;翁亚烦;邱丙姗;赵桂英;

    为了筛选出高黎贡山猪与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的差异表达基因,为高黎贡山猪的分子选育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胎次相近、70日龄的高黎贡山猪和杜洛克猪各10头(5♂,5♀),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至260日龄,屠宰12头,其中高黎贡山猪6头(3♂,3♀)、杜洛克猪6头(3♂,3♀),利用RNA-Seq技术对两个品种猪背最长肌肌肉组织进行测序,先使用edgeR软件对高黎贡山猪与杜洛克猪背最长肌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再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高黎贡山猪与杜洛克猪差异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的通路大部分与脂肪的沉积、代谢和脂肪细胞分化相关。说明高黎贡山猪与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受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2020年15期 No.603 71-74+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6 ]
  • 母羊分娩前后不同时期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研究

    刘艳秋;武佩;张永安;宣传忠;乌丹牧其尔;

    动物在分娩前后其行为会发生明显变化,而其行为可以对其分娩状况进行评价。为提高母羊的福利水平、持续改善饲养管理措施,试验在自动识别母羊分娩前后不同时期的行走、站立、趴卧、刨地4种运动行为及采食和饮水行为的基础上对以上行为的时间分配及其节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母羊分娩前后不同时期不同行为的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差别。怀孕期母羊趴卧行为发生的频次较少,每次持续时间都较长,随着产期的接近,母羊趴卧行为所分配的时间呈递减趋势,分娩后昼间趴卧行为分配的时间依然会减少;随着产期的接近,母羊的站立及行走行为分配的时间呈增长趋势,发生的频次逐渐减少,但在分娩当天站立及行走行为时间明显增加,产后站立及行走的行为比产前会增长,但幅度很小;母羊分娩前其采食及饮水行为会呈现增长的趋势,但从产前第5天开始直至分娩该行为发生的时间会缓慢减少,在分娩当天母羊采食及饮水行为的时长降到最低,分娩后又呈现出增长趋势;母羊产前及产后刨地行为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但在分娩当天刨地行为发生的时间及频率明显增加。说明母羊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研究可以为分娩及产前疾病预警。

    2020年15期 No.603 75-78+86+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 ]
  • 不同地区边鸡后代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研究

    韩志金;陈玉洁;郭永清;嘎利兵嘎;郭志凯;沈向华;赵宇飞;丁国和;张翀;海日汗;

    为了给边鸡的研究及保种提供理论基础数据,试验收集内蒙古包头市、内蒙古凉城县、河北张家口市、山西右玉县、内蒙古卓资县、内蒙古通辽市6个地区的边鸡建立保种群,选取同期孵化、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6月龄各地区边鸡后代各8只,翅静脉采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边鸡后代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分析了内蒙古包头市(对照组)的边鸡后代与内蒙古凉城县(试验1组)、河北张家口市(试验2组)、山西右玉县(试验3组)、内蒙古卓资县(试验4组)、内蒙古通辽市(试验5组)边鸡后代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2、IL-4、IL-6、IL-10)的水平差异。结果表明:试验1组的IgG、IgM、IFN-γ、IL-1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的IL-1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IgA、IL-10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3组的IgA、IgM、TNF-α、IL-1、IL-10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4组的免疫球蛋白、IFN-γ、TNF-α、IL-2、IL-6、IL-10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5组的免疫球蛋白、IFN-γ、TNF-α、IL-2、IL-6、IL-10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IL-1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不同地区边鸡后代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存在差异,其免疫功能强弱也有所不同。与内蒙古包头市边鸡后代相比,内蒙古凉城县的边鸡后代在免疫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而山西省右玉县、内蒙古卓资县、内蒙古通辽市的边鸡后代在免疫功能方面处于劣势。

    2020年15期 No.603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 ]
  • 陕北白绒山羊MHC-DQA2基因外显子2遗传变异分析

    宋晓越;郭凯;尚佳乐;仝月月;同周文;李新春;陈生会;长孙伟光;赵森;屈雷;

    为了给山羊抗病基因的挖掘与应用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试验采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法对98只陕北白绒山羊(Capra hircus) MHC-DQA2基因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8种不同的MHC-DQA2外显子2的等位基因和22种不同的基因型,各等位基因在群体内的频率存在较大差异;陕北白绒山羊MHC-DQA2基因具有很高的多态性并在进化过程中受到正向选择作用。说明陕北白绒山羊MHC-DQA2基因具有抗性筛选的多态性基础。

    2020年15期 No.603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3 ]

兽医科学

  • 弗格森埃希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乔启;任君;张晴;崔垚鑫;刘燕霏;杨建德;

    为了阐明伴侣动物发生化脓性疾病的原因,试验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对天津市某动物医院的一例犬子宫蓄脓病例的脓汁进行病原学研究,包括细菌的分离、纯化、涂片和革兰氏染色镜检及基因序列分析。通过观察分离菌菌落形态和染色特征、生化培养鉴定特性、药敏试验测定该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PCR方法扩增16S rRNA基因并测定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和基因进化树的构建,确定病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该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圆形、湿润的菌落,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化培养特征与埃希氏菌属一致;该菌对链霉素、麦迪霉素、哌拉西啉、妥布霉素、头孢曲松、氧氟沙星、头孢西叮药物高度敏感,对头孢吡肟、头孢呋辛、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哌酮和卡那霉素耐药;该菌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比对与弗格森埃希氏菌最接近,基因进化树构建与弗格森埃希氏菌属在同一分支上。说明该分离菌属于弗格森埃希氏菌。

    2020年15期 No.603 87-89+95+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4 ]
  • 臭氧消毒冲洗法对规模化养殖场水线消毒效果的研究

    杜燕;沈美艳;李舫;

    为了了解当前市场上臭氧消毒冲洗法对规模化养殖场水线消毒的效果,试验在潍坊地区随机选取一肉鸭养殖场进行臭氧消毒设备安装,在鸭子7,14,21,28日龄时采样,采用多管发酵法(MPN法)和平板计数法对养殖场深井水、舍前水、消毒前后水线水中的总大肠菌群数、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沙门氏杆菌数和霉菌数进行研究,并分析臭氧消毒冲洗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该肉鸭养殖场各日龄采样样品的深井水总体合格,舍前水在28日龄时总大肠杆菌群数超标;消毒前水线水污染严重,总大肠杆菌群数及菌落总数均超标,并检出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经过臭氧消毒后的水线,微生物数量大幅度减少,总大肠杆菌群数和菌落总数超标率为0,其他未检出,水质均为合格。说明臭氧消毒冲洗法对规模化养殖场水线的消毒效果明显。

    2020年15期 No.603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 ]
  • 水牛丘疹性口炎病毒的PCR鉴定

    李常挺;彭昊;曾芸;黄海莲;李军;吴翠兰;陶立;白慧丽;马春霞;冯世文;贺会利;陈忠伟;龚俞;

    为了找到水牛新生犊牛发生口腔黏膜糜烂的原因,试验观察了临床症状,刮取病牛齿龈糜烂充血增生物和痂皮病料,提取DNA,应用丘疹性口炎病毒(Bovine papular stomatitis virus,BPSV)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并应用BLAST工具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鉴定。结果表明:新生犊牛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和流涎等症状,PCR扩增获得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所测序列与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基因序列相符,同源性为95.56%。说明该新生犊牛确系丘疹性口炎病毒感染。

    2020年15期 No.603 96-98+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新疆部分地区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李祯;赵新艳;田威龙;陈俊贞;郭妍婷;胡新艳;李胜男;田瑞鑫;董文丽;苏战强;姚刚;冉多良;付强;史慧君;

    为了了解新疆部分地区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常规寄生虫病病原检查技术(粪检技术)对新疆阿勒泰福海县及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的121峰双峰驼(幼驼12峰)消化道寄生虫种类、感染率及感染强度进行了调查与统计。结果表明: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主要是线虫(细颈线虫、夏伯特线虫、血矛线虫)和球虫。新疆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为31.4%(38/121),细颈线虫、夏伯特线虫、血矛线虫、球虫的感染率分别为9.9%、5.0%、3.3%和13.2%。幼年驼消化道寄生虫的检出率为66.7%,明显高于成年驼(27.5%)。单虫种感染率为22.3%;2种虫体混合感染率为3.3%,主要为细颈线虫和球虫混合感染、细颈线虫和夏伯特线虫混合感染;3种虫体混合感染率为1.6%,为细颈线虫、球虫及夏伯特线虫混合感染。新疆阿勒泰福海县的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强度高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细颈线虫感染强度最高。说明双峰驼感染消化道寄生虫较为普遍,应采取合理的饲养方式,有效驱虫,保障驼产业的健康发展。

    2020年15期 No.603 98-100+104+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9 ]
  • 鸭痘的诊断和一株鸭痘病毒部分基因的序列分析

    谢婷;熊毅;陈霞;刘捷;韦喜梅;黎剑威;刘杰标;莫静华;马琳;

    为了了解广西地区鸭痘病毒的流行情况,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的方法,对采自广西河池市宜州某养鸭场患病鸭的痘斑组织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从痘斑组织中检测出的病毒为鸭痘病毒,将其命名为Hechi株。用自行设计的引物P1/P2扩增出大小约为577 bp的Popr基因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经MEGA 6.0软件分析,Hechi株属于基因5.1亚群;与国内鸡痘疫苗株(282E4)、广西大新株(daxin)、鹅源毒株(YNE)、鸭源毒株(YNY)的氨基酸位点比较有11个氨基酸位点发生改变,与国外参考株相比有5个氨基酸位点改变较大;与YNE、YNY、282E4、daxin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7.4%、87.6%、87.6%和9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9%、92.4%、92.4%和100%。说明目前广西地区流行的鸭痘病毒很可能来源于YNY、282E4这2株毒株。

    2020年15期 No.603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三种猪的肠道腹泻冠状病毒三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曾秀秀;宋德平;张帆帆;李凯;叶昱;丁珍;吴琼;肖琦;于振兴;顾俊;陈君;张誉瀚;曾秀;何后军;唐玉新;

    为了同时检测引起猪只腹泻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 PDCoV)和猪急性腹泻冠状病毒(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SADS-CoV)这三种主要肠道冠状病毒,试验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PEDV、PDCoV和SADS-CoV的三重RT-PCR方法,同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并检测临床样品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建立的三重RT-PCR方法对PEDV、PDCoV和SADS-CoV进行扩增,分别扩增出大小约为486 bp、329 bp和628 bp的特异性片段;该方法对猪瘟病毒、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不能扩增出任何片段,特异性好;对PDCoV、PEDV和SADS-CoV的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10~6,1×10~3,1×10~4 copies/μL,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在196份临床样品中,PEDV的阳性检出率为13.27%,PDCoV为12.24%,SADS-CoV为0,同时多重RT-PCR与单项RT-PCR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均为100%。说明建立的三重RT-PCR方法能够同时特异敏感、高效廉价检测出猪群中PDCoV、PEDV及SADS-CoV这三种肠道冠状病毒,具有快速、便捷和经济的特性,可用于临床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

    2020年15期 No.603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6 ]
  • 一起猪圆环病毒和肺炎双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与防控

    赵成龙;吴岩;赵少伟;冷静;崔起超;盖苗苗;梁晚枫;

    为了明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某养殖场猪群发病原因,试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死猪病料直接涂片观察、细菌学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PC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蓝耳病毒(PRRSV)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进行检测,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与防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分离鉴定出1株肺炎双球菌,ELISA检测为猪圆环病毒呈阳性(OD值为0.499和0.990),诊断该养殖场猪群所患疾病为猪圆环病毒和肺炎双球菌的混合感染。用药治疗后,治愈29头,死亡24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说明诊断正确,治疗与防控方法恰当。

    2020年15期 No.603 110-11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饲草、饲料与添加剂

  • 谷草与玉米秸秆黄贮不同配比饲粮对西门塔尔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李艺;霍路曼;丁宁;许利民;胡新杰;高艳霞;李建国;李秋凤;曹玉凤;

    为了研究谷草与玉米秸秆黄贮不同配比饲粮对肉牛屠宰性能、肉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440.89±38.49)kg]、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杂交牛45头,随机分为3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谷草与玉米秸秆黄贮不同配比(1∶9,2∶8,3∶7)的日粮(精料补充料及精粗比相同),饲养100 d(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5头试验牛屠宰,测定屠宰指标、肉品质指标、肉常规营养指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各组试验牛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Ⅱ组牛各项屠宰指标与Ⅰ组、Ⅲ组相比均有所提高。随着谷草比例的增加,肉色中红度值逐渐降低,Ⅲ组比Ⅰ组、Ⅱ组分别降低13.10%和9.77%(P<0.05);各试验组间牛肉的pH值、剪切力值、失水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牛背最长肌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谷草比例的升高,SFA、PUFA有下降的趋势,MUFA有上升的趋势。从养殖效益来分析,以Ⅱ组牛最高,为3 471.83元/头,比Ⅰ组高879.55元/头,比Ⅲ组高999.11元/头。说明可以用20%的谷草来替代玉米秸秆黄贮,且肉牛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有所改善,经济效益最好。

    2020年15期 No.603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3 ]
  • 八种单一酸化剂的体外抑菌效果分析

    尚秀国;崔英杰;罗苑华;庄智威;陈冠何;朱晓萍;

    为了评估不同酸化剂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进行了八种单一酸化剂(甲酸、二甲酸钾、乳酸、苹果酸、酒石酸、富马酸、柠檬酸、磷酸)对3种标准菌和1株临床分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八种单一酸化剂对标准大肠杆菌、标准金色葡萄球菌、标准沙门氏杆菌及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甲酸、富马酸和酒石酸的抑菌活性最强,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相对最弱。说明甲酸、富马酸和酒石酸的抑菌效果较好。

    2020年15期 No.603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3 ]
  • 黄顶菊茎秆水提液对三种牧草的化感效应

    代磊;简在友;周修任;许桂芳;王鸿升;田静;孟丽;

    为了研究黄顶菊茎秆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不同浓度(0,0.025,0.500,0.075,0.100 g/L)黄顶菊茎秆水提液对狗尾草、紫花苜蓿和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它们的化感综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顶菊茎秆水提液对三种牧草的发芽率、发芽势、苗高、根长、鲜重、干重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黄顶菊茎秆水提液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也逐渐增强。黄顶菊茎秆水提液对三种牧草的化感作用效果不同,总体而言对三种受体植物的化感效应的强弱依次为狗尾草>黑麦草>紫花苜蓿。说明紫花苜蓿的抗化感能力强,可以在黄顶菊发生区种植。

    2020年15期 No.603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 ]
  • 青贮构树枝叶替代稻糠对皖西白鹅繁殖性能的影响

    黄炎坤;李杨;徐思源;徐忠义;杨朋坤;韩占兵;刘健;

    为了探讨杂交构树嫩枝叶发酵产物(简称青贮构树枝叶)在冬季和早春饲喂皖西白鹅的可行性,试验随机选择健康的皖西白鹅160只,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只鹅,其中公鹅15只、母鹅65只,对照组鹅群饲喂基础日粮(精饲料和稻糠的比例为1∶1),试验组鹅群饲喂用青贮构树枝叶替换25%稻糠的试验日粮,试验期共28 d,测定鹅群的繁殖性能指标,分析青贮构树枝叶替代稻糠对皖西白鹅繁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青贮构树枝叶替换适量稻糠对鹅群的蛋重、死淘率、产蛋率无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哈夫单位、蛋壳厚度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颜色显著提高(P<0.05)。说明青贮构树枝叶可以作为冬春季种鹅的饲料原料。

    2020年15期 No.603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3 ]

信息

  • 《黑龙江畜牧兽医》对优秀稿件实行网络首发出版通告

    <正>《黑龙江畜牧兽医》自1958年创刊以来,一直秉承为畜牧科技工作者服务、促进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办刊宗旨,连续8次入选(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年)"中文核心期刊"。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刊的学术质量、促进学术交流、缩短出版周期,杂志社将对经作者授权许可的优秀稿件在中国知网上进行网络首发出版(等同于纸质出版),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网络传播。网络首发出版稿件的条件:1)受国家"973"

    2020年15期 No.603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黑龙江畜牧兽医》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化学文摘》(美国)收录

    <正>《化学文摘》(美国)创办于1907年,被公认为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多年来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六大检索工具之一,其学科范围包括化学工业、生物、医学、药学、轻工、冶金、天体、物理等80个类目,与生物医学相关的约30个,不仅收藏信息量大、收录范围广、索引完备、检索途径多,而且对文献的报道十分迅速,同时还是世界公认的最有代表性的和权威性的化学文献数据库。《黑龙江畜牧兽医》凭借自身的学

    2020年15期 No.603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动物保健品研究

  • 饮用妥曲珠利对肉鸡肝脏、肾脏和脾脏组织学结构的影响研究

    刘晓龙;孙燕;王建琳;周传凤;史雪萍;丁娜;王述柏;

    为了研究抗球虫药物妥曲珠利对肉鸡肝脏、肾脏和脾脏组织学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288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各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试验期24 d。对照组(1组)饮用常规自来水,试验组(2组、3组和4组)仅于8~10日龄期间分别饮用添加了妥曲珠利25 mg/L、50 mg/L和100 mg/L的饮用水,其他时间饮用常规自来水。分别于10日龄(停药当天)、17日龄(停药7天)、24日龄(停药14天),每组屠宰6只鸡(每个重复1只),并取肝脏、肾脏和脾脏,制作组织切片后镜检观察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对照组各日龄肝脏、肾脏和脾脏组织发育正常,添加妥曲珠利饮水的试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停药当天,2组、3组和4组肝脏、肾脏和脾脏均出现瘀血或出血现象,且4组出现肝细胞肿胀和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脱落以及脾脏炎性细胞增生现象。停药7天,2组胆管周围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肾脏、脾脏轻微出血;3组肝脏和脾脏炎性细胞增生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4组肝脏瘀血以及细胞颗粒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微肿胀、管腔狭窄闭塞,脾脏炎性细胞增生。停药14天,各试验组病理现象明显减轻,各脏器仅见轻微瘀血。说明妥曲珠利可导致肉鸡的肝脏、脾脏和肾脏发生不同程度病变,影响其正常发育,其病变程度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停药后病变逐渐减轻。

    2020年15期 No.603 129-130+13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8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0 ]
  • 白屈菜红碱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梁浩;钱玺丞;杜晓静;郁建生;

    为了优化白屈菜红碱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白屈菜红碱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鉴定,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以白屈菜红碱包合率为指标,考察β-环糊精包合过程中包合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等3个因素,确定最佳包合条件;对β-环糊精甲醇溶液、白屈菜红碱甲醇溶液、白屈菜红碱β-环糊精包合物甲醇溶液及白屈菜红碱β-环糊精混合物甲醇溶液进行紫外扫描,鉴定。结果表明: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白屈菜红碱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为包合比6∶1,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130 min;经该工艺制备的白屈菜红碱β-环糊精包合物不同于白屈菜红碱、β-环糊精及其混合物。说明可用该工艺制备白屈菜红碱β-环糊精包合物。

    2020年15期 No.603 131-13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5 ]
  • 多西环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王寒影;孙悦龙;樊誉倩;郭晓军;朱宝成;

    为了筛选鉴定能高效降解多西环素的菌株,并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试验对长期受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的鸡粪等样品进行菌株富集,采用与多西环素共培养的方法进行初筛,用抑菌圈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解效率进行复筛来筛选菌株;经16S rDNA序列分析对降解率最高菌株的种属关系进行初步判定;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该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并计算培养基优化前后的降解率。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株对多西环素降解率较高的革兰氏阳性菌株D1,降解率为43.31%。经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判定该菌株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对D1进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优化结果为可溶性淀粉0.75%、酵母浸粉0.5%、氯化钠0.25%、pH为7.0,发酵培养时间为48 h。优化后的降解率达到69.55%,比优化前提高了26.24%。

    2020年15期 No.603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 ]

特种动物研究

  • 林麝泌香期皮质醇和睾酮水平与麝香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索丽娟;唐婕;边坤;杨超;李斐然;王艳;

    为了探究泌香期雄麝皮质醇和睾酮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麝香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6头雄麝,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雄麝泌香期粪便中的皮质醇和睾酮含量,并对其与麝香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泌香期三个阶段,皮质醇和睾酮含量都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皮质醇、睾酮含量与麝香产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说明利用粪便样品来研究圈养林麝类固醇激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可以开展以粪便类固醇激素为核心的多种试验和推广工作。

    2020年15期 No.603 140-142+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 ]
  • 半散放驯鹿粪便中类固醇激素保存时效研究

    殷亚杰;聂春雨;刘伟石;袁改霞;徐长君;冯伟;李铭;李和平;

    为了进一步研究4℃、20℃、4℃下95%乙醇和4℃下90%甲醇4个保存条件下半散放驯鹿粪便中睾酮、孕酮和雌二醇的保存时效,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4℃、20℃、4℃下95%乙醇和4℃下90%甲醇4个保存条件下半散放驯鹿粪便中睾酮、孕酮和雌二醇在不同保存时间的含量。结果表明:雄性驯鹿粪便睾酮、雌性驯鹿粪便孕酮和雌性驯鹿粪便雌二醇在4℃条件下可稳定保存30,18,24 h,20℃条件下可稳定保存18,12,12 h,4℃95%乙醇条件下可稳定保存20,15,45 d,4℃90%甲醇条件下可稳定保存30,20,45 d。说明基于我国驯鹿生存环境的气候特点,冬季可以将粪样直接放到室外冷冻保存,其他季节将粪样置于90%甲醇中于地面50 cm以下可保存20 d。

    2020年15期 No.603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9 ]
  • 日粮中糜子秸秆含量对肉兔生长性能、内脏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

    上官明军;王芳;张变英;武霞;樊爱芳;樊君;

    为研究肉兔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糜子秸秆对肉兔生长性能、内脏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35日龄、体重1 kg左右、生长发育良好的新西兰肉兔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0只。对照组饲喂无糜子秸秆日粮,各试验组分别饲喂含8%、16%、24%糜子秸秆的全价肉兔日粮35 d,检测糜子秸秆对平均日增重、料肉比等生长性能,心脏、肝脏、肾脏等内脏指数,pH值、亮度(L)、红度(a~*)、黄度(b~*)、剪切力、滴水损失等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4%糜子秸秆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糜子秸秆组(P<0.05);24%糜子秸秆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8%糜子秸秆组(P<0.01),16%糜子秸秆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等内脏指数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pH值、L、a~*、b~*、剪切力、滴水损失等肉品质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肉兔日粮中添加适量比例的糜子秸秆可提高肉兔生长性能,对肉兔内脏器官发育和肉品质无不利影响,建议糜子秸秆在肉兔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为16%~24%。

    2020年15期 No.603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4 ]

教育与教学

  • 在线双师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以动物微生物学课程为例

    邵一川;李常迪;赵骞;曹勇;陈芳敏;郭致富;

    为了提高在线教学质量、优化在线教学环节、深化在线教学改革,笔者通过对在线教育的研究与积累,提出了在线双师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动物微生物学课程中,通过直播、微慕课、雨课堂等教学方式的融合实现了在线教学模式的重构。结果表明:采用在线双师教学模式教学的班级总体成绩更为理想。笔者将在线双师教学模式与同行分享,以期为更好地开展在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0年15期 No.603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8 ]
  • 以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助推高等农业院校“一懂两爱”人才培养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麦宇红;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简称"一懂两爱")是十九大报告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等农业院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但当今农业高校在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与"一懂两爱"目标不相契合之处,如课程体系构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衔接不够、校园"一懂两爱"氛围营造不够等。笔者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就如何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中增添"三农"主题、如何在校园营造和渲染"三农"情怀进行探析,以期为高等农业教育"一懂两爱"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0年15期 No.603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5 ]
  • 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畜产品加工工程专业全过程协同的实践育人机制探索——以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为例

    刘双奇;李美玲;王欢;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探讨畜产品加工工程专业的实践育人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根据"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流学科建设基本工作内容构建了全过程协同的实践育人机制,从思想上协同提升实践育人的理论,从平台上协同完善实践育人的载体,从内容上协同丰富实践育人的体系。实例证明,采用全过程协同的实践育人机制后,专业人才培养效率明显提升,有效地推动了畜产品加工工程专业实践育人工作的进程。

    2020年15期 No.603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8 ]
  • PDCA循环理论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以高职兽药分析与检验课程为例

    朱瑞娟;杨文文;魏培;李安东;孙新堂;

    文章以高职院校兽药分析与检验课程为例,探讨了戴明循环(PDCA循环,由Plan、Do、Check、Act组成)理论在基于"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教学实践表明二者的有效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020年15期 No.603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