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畜牧兽医

试验研究

  • 一株鹌鹑源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两种攻毒方式对小鼠致病性差异研究

    崔欢;张诚;张春茂;赵宗正;陈立功;郭康康;张博;阴雅洁;武华;董世山;郭振东;

    为了评估流感病毒的肺部气溶胶攻毒方式与传统滴鼻攻毒方式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差异,试验随机选取75只Balb/c小鼠,将小鼠分为肺部气溶胶攻毒组、滴鼻攻毒组、空白对照组,对攻毒组小鼠分别接种50μL(病毒含量为1×10~(5.0) EID_(50)/mL)鹌鹑源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其中肺部气溶胶攻毒组采用肺部液体定量雾化器在小鼠肺部发生气溶胶的方式攻毒,滴鼻攻毒组采用传统滴鼻攻毒方式攻毒。连续14 d观察各组小鼠临床症状,并监测其体重和存活率变化。于攻毒后第3,5,7天取各组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脑,测定病毒的组织分布,以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肺脏病理损伤变化。结果表明:与滴鼻攻毒组比较,肺部气溶胶攻毒组小鼠体重显著下降(P<0.05),存活率降低,肺脏病毒含量显著升高(P<0.05),病理损伤明显,病毒主要存在于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中,小鼠肺脏的阳性表达水平较高。说明肺部气溶胶攻毒方式与传统滴鼻攻毒方式对小鼠的致病性有明显差异,与传统滴鼻攻毒方式比较,试验建立的肺部液体定量气溶胶攻毒方式可精确定量到达小鼠肺部的病毒,准确评价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

    2020年19期 No.607 1-5+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5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鹅肥肝形成过程中PRIMA1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调控研究

    李璧宇;许程;赵超;邢娅;刘龙;赵敏孟;龚道清;耿拓宇;梁燕;

    为了揭示可提高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促进保护性胆碱生成的PRIMA1基因在鹅肥肝形成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其调控因素,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填饲不同时期对照组和填饲组鹅肝脏、腹脂和胸肌中PRIMA1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葡萄糖、油酸、胰岛素、棕榈酸等不同因子与PPAR激动剂对鹅原代肝细胞中PRIMA1基因表达量的调控,同时还测定了填饲鹅肥肝和对照鹅正常肝脏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填饲组可极显著诱导PRIMA1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P<0.01),而抑制其在腹脂和胸肌中的表达;在鹅原代肝细胞中,200 mmol/L葡萄糖和0.5 mmol/L油酸均可显著诱导PRIMA1基因的表达(P<0.05),而100 nmol/L胰岛素、0.25 mmol/L棕榈酸以及PPAR激活剂均具有抑制作用(P<0.05);此外,填饲抑制了鹅肥肝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说明PRIMA1基因参与鹅肥肝的形成,其表达量的增加可能与填饲引起的高血脂高血糖有关,且PPAR激动剂可能参与脂肪酸对PRIMA1的表达调控。

    2020年19期 No.607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绵羊Pax7基因慢病毒示踪载体的构建与表达检测

    孙多临;冯汉卿;赵恒;陈胜男;李松美;王春生;

    为了探讨是否可以利用Pax7基因诱导绵羊间充质细胞为成肌细胞,试验采用RT-PCR技术从绵羊肌肉中成功克隆Pax7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后,将其连接到酶切后的空表达载体pTetOn3-DsRed上,构建诱导型慢病毒示踪载体pTetOn3-DsRed-Pax7。通过脂质体法将诱导型慢病毒示踪载体pTetOn3-DsRed-Pax7与辅助包装载体VSV-G、px和pMD共转染到293T细胞中,获得病毒上清液后侵染293T细胞,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侵染后细胞中Pax7基因的表达情况,验证所构建载体的有效性及Pax7基因的表达活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克隆得到绵羊Pax7基因的CDS及构建出诱导型慢病毒示踪载体pTetOn3-DsRed-Pax7;病毒侵染后,靶细胞经绿光(532 nm)照射可表达红色荧光;与空白对照细胞中Pax7基因的表达量相比,侵染诱导型慢病毒示踪载体pTetOn3-DsRed-Pax7的293T细胞中Pax7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升,且加入诱导物强力霉素后Pax7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未添加强力霉素的细胞。说明试验已成功构建出特异性表达绵羊Pax7基因的诱导型慢病毒示踪载体pTetOn3-DsRed-Pax7。

    2020年19期 No.607 11-15+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 ]
  • 水牛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培养与鉴定

    杨曦;梅雪芳;曾子轩;王冬英;黄维义;

    为了建立一种体外诱导培养水牛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试验分离了水牛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PBMC),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联合作用下进行诱导分化,并以LPS诱导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发育为成熟树突状细胞作对照组,通过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别对获得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表型鉴定。结果表明:PBMC在50 ng/mL GM-CSF和50 ng/mL IL-4体外持续作用6 d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表现出CD11c~(high)MHCⅡ~(med)CD40~(med)CD86~(low)的表型特征,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一般表型特征相符。培养至第4天,圆形的PBMC开始呈现出不规则状态;培养至第6天,可在细胞膜上观察到小的微绒毛、突起和细胞聚集等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形态特征,与表型鉴定结果一致。在LPS的进一步作用下,PBMC呈现出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典型形态。说明GM-CSF和IL-4联合作用可以获得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并且该细胞可以在LPS的进一步作用下发育成熟,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得足量的水牛树突状细胞以满足试验需求。

    2020年19期 No.607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模拟增温对三江源高寒草甸土壤水分的影响

    范月君;姚世庭;赵得萍;畅喜云;李欣;侯向阳;

    为了研究模拟增温对三江源高寒草甸土壤水分的影响,试验通过开顶式同化箱(open 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同步测定了2015年9月份至2017年9月份OTC增温室内外0~15 cm和15~30 cm土壤温度、含水量,并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OTC的模拟增温效果明显,与未采用OTC的对照相比,0~15 cm和15~30 cm土壤温度分别增加2.41℃和1.27℃;增温导致0~15 cm和15~30 cm的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27.65%和32.17%。OTC模拟增温导致消融和冻结发生变化,使土壤冻结期缩短进而导致整个消融期延长。说明增温对三江源高寒草甸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发挥有一定影响。

    2020年19期 No.607 21-2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 ]

专论与综述

  • 脊椎动物细小病毒衣壳结构研究进展

    于天飞;谢鹏宇;尹海畅;黎明;胡丽霞;樊兴冬;齐岩;

    脊椎动物细小病毒是一类感染脊椎动物的单链DNA病毒,该病毒衣壳无包膜,呈T=1二十面体对称。从1991年第1个脊椎动物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衣壳结构发布至今,研究人员陆续解析了近100种该类病毒衣壳结构,并揭示了其结构与功能的关联性。尽管脊椎动物细小病毒衣壳蛋白序列多样性高,然而其衣壳的拓扑学结构相对保守。脊椎动物细小病毒衣壳核心蛋白二级结构之间的环状结构构象各不相同,从而使衣壳表面形态具有种属特异性。这些变化使每种病毒可与特定宿主受体结合而产生特定组织嗜性和抗原多样性。文章综述了脊椎动物细小病毒衣壳结构功能和基于衣壳结构的基因工程载体开发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脊椎动物细小病毒衣壳结构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2020年19期 No.607 25-3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 ]
  • 非洲猪瘟的致病机理及其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顾馨;高春起;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高患病率、高死亡率的接触性生猪传染病,自2018年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生猪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文章分别就非洲猪瘟病毒的特征、发病机理及其可能传播途径进行分析,并探讨生产管理层面有效防控该疾病的措施,以期减少非洲猪瘟的传播,进而为加快推进生猪复产提供参考。

    2020年19期 No.607 31-3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8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7 ]
  • miRNA调控毛囊组织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刘罗兰;张稳;李新海;

    miRNA是影响动物毛囊生长发育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miRNA参与毛囊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的整个周期性生长过程,当miRNA的表达发生变化后,会导致毛囊相关通路(BMP、Wnt等)的相关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从而间接影响毛囊形态和生长发育。文章对近年miRNA在动物毛囊生长发育中的调控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今后研究miRNA在动物毛囊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提供借鉴和研究方向。

    2020年19期 No.607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1 ]
  • GDF9、BMP15基因与绒山羊产羔率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郭慧慧;李俊;

    绒山羊母羊的繁殖性能是绒山羊重要的生产性状之一,直接影响着农户的养殖效益,包括养殖成本及绒毛、肉产品的产出量。我国绒山羊产羔数普遍偏低,严重制约着养羊产业的发展。山羊产羔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力较低,因此需要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快育种进程,拓宽适用范围。目前,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是国内外公认的影响绒山羊排卵数和产羔数的两个主效基因。文章综述了这两个基因对绒山羊繁殖性能调控的机制以及可作为分子辅助育种标记的位点,以期为后续通过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培育多羔的绒山羊品种提供参考。

    2020年19期 No.607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0 ]
  • 发酵木薯渣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项轩;倪姮佳;黄兴国;李颖慧;

    木薯渣是生产木薯淀粉和乙醇等产品的下脚料,随着木薯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木薯加工废弃物的产量也逐年增加,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木薯渣含有丰富且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是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能量饲料,但由于粗纤维含量较高且存在抗营养因子而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应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木薯渣可以提高其蛋白质含量、改善适口性,还能有效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从而提高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文章就发酵木薯渣的营养组成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展开综述,以期为发酵木薯渣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20年19期 No.607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5 ]
  • 兽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药物残留检测进展

    李倩;张玉洁;李丹;王甲;王鹤佳;郭晔;

    喹诺酮类药物的滥用对食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动物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监测十分必要。笔者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生产应用、毒性研究及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国家有关政策进行了展望。

    2020年19期 No.607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2 ]

畜牧科学

  • 品种、胎次与母猪蹄甲健康状况的关系分析

    王超;王梦芬;李信颉;蒋贝加;刘向东;

    为了探究品种、胎次与母猪蹄甲状况的关系,为母猪选育和蹄甲护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广西某规模化猪场选择2~8胎次的长白、大白及长大二元杂交母猪960头,对其蹄跟、蹄跟-蹄底结合处健康状态进行评分,分析不同品种、胎次与母猪蹄甲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与母猪前蹄各部位蹄跟损伤情况均存在极显著关系(P<0.01),胎次与母猪后蹄内侧及右前蹄左侧的损伤情况存在极显著关系(P<0.01);品种仅与母猪左前蹄右侧蹄跟-蹄底结合处损伤情况存在极显著关系(P<0.01),胎次与母猪前蹄内侧、左后蹄左侧及右后蹄蹄跟-蹄底结合处损伤情况存在极显著关系(P<0.01)。3个品种和不同胎次母猪蹄跟及蹄跟-蹄底结合处均以肢蹄外侧的患病率较高,且后蹄患病率高于前蹄。说明品种、胎次与母猪不同部位蹄甲健康状况存在一定关系,母猪肢蹄外侧蹄甲较内侧易患病,后蹄蹄甲较前蹄蹄甲易患病。

    2020年19期 No.607 55-58+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宁都黄鸡消化道菌群建成规律研究

    谢燕玲;罗雯;艾佐佐;王樟凤;柴学文;

    为了解消化道菌群建成规律,试验采集1,3,9,26,47,70日龄宁都黄鸡嗉囊、肌胃、空肠、回肠、盲肠内容物,提取基因组DNA,用HiSeq2500平台对16S rDNA V3+V4区域进行扩增子测序,以及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菌群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宁都黄鸡消化道菌群主要由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组成;在宁都黄鸡消化道菌群建成过程中,从宁都黄鸡消化道内容物中共鉴定出46门79纲160目304科721属和399种微生物;不同日龄宁都黄鸡消化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有较大差异,菌群丰度从3日龄开始呈递增趋势,但在47日龄后再无明显上升。说明宁都黄鸡各段消化道菌群在47日龄时已基本建成。

    2020年19期 No.607 59-62+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织金白鹅屠宰性能与肌肉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向程举;蒋会梅;张依裕;吴磊;舒畅;杨远清;

    为了评估织金白鹅的屠宰性能与肌肉常规品质的相关性,试验选取同批饲养的180日龄织金白鹅40只(♀28只,♂12只)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指标和胸肌肌肉品质指标,并进行了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织金白鹅公鹅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头重、翅重和脚重均显著高于母鹅(P<0.05);织金白鹅公鹅胸肌的肉色、剪切力和失水率显著高于母鹅(P<0.05);屠体重与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头重、翅重、胸肌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脚重与剪切力、屠体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头重、翅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剪切力与头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织金白鹅的整齐度较好,存在较大的肉质多样性,肉质和屠宰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2020年19期 No.607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 ]
  • 山东地方鸡种与海兰褐鸡鸡蛋品质比较及分析

    史雪萍;赵明;尹泽盛;杨港;贺靖然;王述柏;

    为了给山东省地方鸡种的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利用提供参考,试验以山东地方鸡种琅琊鸡、寿光鸡、汶上芦花鸡、济宁百日鸡及海兰褐鸡鸡蛋为材料,检测了与鸡蛋品质相关的指标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个地方鸡种蛋壳颜色、蛋黄比率显著高于海兰褐鸡(P<0.05),但蛋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强度、蛋黄颜色、蛋白比率显著低于海兰褐鸡(P<0.05),琅琊鸡、寿光鸡蛋形指数显著大于海兰褐鸡(P<0.05),4个地方鸡种蛋壳颜色存在显著差异(P<0.05);4个地方鸡种蛋黄卵磷脂、全蛋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海兰褐鸡;蛋品质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说明海兰褐鸡物理指标表现较好,但需要进行营养指标的遗传改良;4个地方鸡种的部分营养指标和物理指标还有较大的选育提升空间。

    2020年19期 No.607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8 ]
  • 奶牛场生鲜乳生产成本构成因素分析及管理提升建议

    聂德宝;王鹏;张庆刚;张凯;胡海彦;郭光城;韩冬;李刚;朱赫;

    黑龙江省畜牧总站通过对黑龙江省22家不同规模奶牛场进行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得出了影响奶牛场生鲜乳生产成本的构成因素,并对影响生鲜乳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奶牛场规模及满栏率、千克奶饲料成本、管理团队职业化程度及劳动生产效率、基础建设投资强度及融资模式、关键生产技术整合及应用效率等逐一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提升建议,以期促进黑龙江省奶牛场降本增效,提高产业竞争力。

    2020年19期 No.607 70-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不同饲养方式对云岭红肉鸡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金卫华;吴茂竹;袁再美;杨斌;董瑞三;

    为了解云岭红肉鸡在不同饲养方式下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试验以多层笼养方式将刚出壳的云岭红肉仔鸡鸡苗育雏至5周龄,选取体重相近的肉鸡3 000只,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均分为3组,分别进行地面平养、林下放养和荒地放养,饲养到12周龄时测定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在育雏期(1~5周龄),肉鸡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在第4周生长区间体重增量最大,达到57.43 g/只;在育成期(6~12周龄),饲养方式可不同程度地影响6~12周龄肉鸡的体重变化,且均表现为地面平养最大,林地放养次之,荒地放养最小。6周龄时,肉鸡在三种饲养模式下体重差异显著(P<0.05);12周龄时,不同饲养方式肉鸡体重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饲养方式极显著影响肉鸡的平均日增重(P<0.01),表现为地面平养>林地放养>荒地放养,而不同饲养方式在肉鸡死亡率、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上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饲养方式可显著影响12周龄母鸡的全净膛率(P<0.05),极显著影响母鸡的半净膛率、胸肌率以及公鸡的腿肌率、腹脂率(P<0.01);对12周龄肉鸡屠宰率,公鸡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母鸡腿肌率、腹脂率影响不显著(P>0.05)。说明三种饲养模式下云岭红肉鸡生长性能以地面平养最好,屠宰率和腹脂率最高,林地放养和荒地放养时肉鸡生长性能相对较差,但腹脂率较小,胸肌率和腿肌率较大。

    2020年19期 No.607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5 ]
  • 亚临床型酮病奶牛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鲍文龙;王秋菊;王爽;任雨龙;高炳南;徐闯;

    为了解亚临床型酮病奶牛血液病理学与能量代谢变化情况,为亚临床型酮病的快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产后(28±2)d、血清β-羟丁酸(BHBA)含量≥1.2 mmol/L的9头奶牛作为试验组(亚临床型酮病组),另挑选年龄、胎次、体况与试验组牛相近的血清BHBA含量<1.2 mmol/L的9头奶牛作为对照组(健康组),测定两组奶牛能量代谢指标、蛋白质代谢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含量,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亚临床型酮病组奶牛血浆中BHBA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葡萄糖(Glu)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亚临床型酮病组奶牛血浆中尿素氮(BUN)、氨肽酶(AP)、胰蛋白酶(TRY)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胃蛋白酶(pepsin)和组织蛋白酶(CAT)含量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亚临床型酮病组奶牛血浆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液生化指标含量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说明亚临床型酮病奶牛血液中能量代谢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亚临床型酮病奶牛的能量代谢发生障碍,蛋白质代谢功能降低。

    2020年19期 No.607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5 ]

兽医科学

  • 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和NA基因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及分析

    马玲;高明;肖芳;王玮琳;李玥;姚贵哲;王伟利;

    为了提高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试验按照国家标准GB/T 19438.1—2004和GB/T 19438.2—2004选出禽流感病毒H5N8亚型毒株,根据HA和NA基因全长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利用基因克隆和体外转录技术制备出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检测用核酸标准物质,并测定其浓度和纯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体外转录产物HA-cRNA、NA-cRNA进行验证并绘制标准曲线;检测HA-cRNA、NA-cRNA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并通过协作标定方式对其含量及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片段大小为1 704 bp和1 413 bp,与预期大小一致。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标准物质HA基因的OD_(260)/OD_(280)值为1.93,浓度为11.32 ng/μL;NA基因的OD_(260)/OD_(280)值为2.06,浓度为14.24 ng/μL。体外转录产物HA-cRNA、NA-cRNA均有典型的扩增曲线,HA基因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3.593 2x+25.867,R~2=0.997 1;NA基因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4.153 7x+35.578,R~2=0.995 6。核酸标准物质的组间和组内精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均匀性好。在不同温度保存时间内的核酸标准物质含量稳定,无明显变化;HA和NA基因核酸标准物质的最终定值结果为(4.13±0.18)×10~9copies/μL和(1.77±0.15)×10~(10) copies/μL。说明试验制备的HA和NA基因核酸标准物质可作为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的标准质控品。

    2020年19期 No.607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 ]
  • 猪萨佩罗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王彩霞;

    为了建立一种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PSV)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试验根据GenBank中6株PSV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扩增体系和程序,并完成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及PSV阳性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浓度均为0.8μmol/L、退火温度为55℃;建立的PSV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5×10~1拷贝/μL,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比普通PCR方法高100倍;仅以PSV阳性质粒为模板进行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有扩增曲线,其他对照病毒样品均未发生扩增;组间与组内变异系数均低于1%;对30份阳性病料进行检测,扩增结果均为阳性。说明试验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好,可用于PSV的临床检测。

    2020年19期 No.607 85-8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 ]
  • 江苏省某奶牛场临床乳房炎病例的分布分析

    王海洋;郭梦玲;梁艳;杨章平;李明勋;毛永江;

    为了了解江苏省某奶牛场临床乳房炎病例的分布规律,试验采用卡方独立性检验方法对该奶牛场2017—2018年共2 333例临床乳房炎病例在不同胎次、泌乳月、季节、月份及乳区间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胎次的增加,多次发生临床乳房炎的病例数增多,头胎奶牛发生1次临床乳房炎的比例最大(81.2%),5胎及以上奶牛发生1次临床乳房炎的比例最小(62.5%);第1个泌乳月内奶牛发生临床乳房炎的比例最大(15.8%),第12个泌乳月内奶牛发生临床乳房炎的比例最小(2.6%);夏季奶牛患临床乳房炎的比例最大(35.4%),8月份奶牛患临床乳房炎的比例最大(13.6%);就乳区而言,单乳区奶牛发生临床乳房炎的比例最大(81.2%),在单乳区病例中右前乳区发生临床乳房炎的比例最大(25.8%)。说明临床乳房炎病例在不同胎次、泌乳月、季节、月份及乳区间均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

    2020年19期 No.607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9 ]
  • 一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链球菌2型混合感染的诊断

    吴朝亮;南文金;罗毅峰;蒋一凡;罗文婷;董伟;

    为了明确湖南省岳阳市某猪场发生传染病疫情的原因,深入了解病原的分型及防控措施,试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解剖进行现场诊断,再通过PCR、RT-PCR、细菌分离鉴定进行确诊,对扩增出的病毒基因进行测序、NCBI比对和基因进化分型,同时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肺脏中检测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其ORF5基因序列与我国高致病性蓝耳毒株(HP-PRRSV)属于同一分支,且与XJNJ-3-3毒株的同源性最高,为99.38%;从脓汁中分离出猪链球菌2型(SS2),该菌株对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及多种头孢类抗生素敏感,但对其他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说明该病例是由HP-PRRSV与SS2混合感染引起的。

    2020年19期 No.607 91-94+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 ]
  • 不同颉颃方法验证丁酸梭菌抑制魏氏梭菌的研究

    刘秋晨;陆继爽;刘恩;陈玲;郭斌;林洋;杨乔乔;刘艳;

    为了探讨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含丁酸梭菌的替抗素产品对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的颉颃作用,试验对活化的丁酸梭菌和魏氏梭菌进行培养,得到密度大于1.0×10~9cfu/mL的菌液。以单独添加1.5×10~9cfu/mL魏氏梭菌为对照组,以添加0.03 g替抗素+1.5×10~9cfu/mL魏氏梭菌、0.03 g替抗素+3.0×10~9cfu/mL魏氏梭菌、1.5×10~9cfu/mL魏氏梭菌+8.3×10~9cfu/mL丁酸梭菌分别为试验1组、2组、3组,采用混合培养法研究各组魏氏梭菌的活菌数变化情况。以1.5×10~9cfu/mL魏氏梭菌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研究8.3×10~9cfu/mL丁酸梭菌发酵液及其上清液、0.03 g替抗素、无菌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对魏氏梭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混合培养24 h后,试验1组、2组、3组中魏氏梭菌的活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和2组中的替抗素对魏氏梭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7.82%(P<0.05)和96.44%(P<0.05),试验3组中的丁酸梭菌对魏氏梭菌的抑制率达到96.44%(P<0.05);牛津杯法的4种处理方式均未出现抑菌圈。说明丁酸梭菌及替抗素对魏氏梭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混合培养法比牛津杯法更适合评价丁酸梭菌对魏氏梭菌的抑制作用。

    2020年19期 No.607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 ]
  • 罗曼粉蛋鸡MDV与内源性ALV混合感染的诊断与序列分析

    陈广;温贵兰;张喜懿;张升波;田浪;杨佰启;李昌红;徐丽;曾孔彩;张习本;

    为了明确贵州省某养殖场罗曼粉蛋鸡死亡原因,试验通过解剖观察、PCR鉴定、遗传进化分析与病理组织学观察对死亡蛋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鸡胸腺肿大、出血,法氏囊肿大,脾脏肿大、出血,肝脏和肾脏有肿瘤结节。PCR鉴定为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和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ALV)阳性,MDV meq与广西分离的特超强毒株N和G2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pMD19-T-ALV-env与E亚型的ev-1和ev-3处于同一分支。采集病变器官制作切片,在病理组织切片中存在大量淋巴细胞。说明该鸡群为MDV和内源性ALV E亚型的混合感染。

    2020年19期 No.607 98-100+106+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3 ]
  • 不同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明杨;邱雨;周杰珑;谭瑞丰;魏港利;徐瑞娟;吴培福;

    为了分析不同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耐药性,为抗生素用药管理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试验随机从宠物医院(101份)、鸡场(102份)和动物园(29份)采集232份样本,利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出疑似菌株,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及分子鉴定确定分离株是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PCR方法对分离株的耐药基因、SCCmec分型基因进行检测,再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对分离株耐药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32株SA,总分离率为13.79%(32/232),其中宠物医院16株(15.84%,16/101)、鸡场6株(5.88%,6/102)、动物园10株(34.48%,10/29)。分离株tetM和ermB基因的检出率最高(均>90.00%),blaZ和rpoB基因的检出率在60.00%~70.00%之间,其余耐药基因的检出率较低,且从1株宠物医院分离株中检出vanA基因。而SCCmec分型基因的检出率为81.25%(26/32),有SCCmecⅡ、Ⅲ、Ⅳa、Ⅳb四种型别,其中以SCCmecⅡ型为主。分离株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性,但中度敏感率为46.88%;对恩诺沙星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对其他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1株宠物医院分离株的耐药谱为11耐。说明SA分离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经十分严重,应引起重视。

    2020年19期 No.607 101-10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1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3 ]

饲草、饲料与添加剂

  • 枯茗醛对甘草跳甲触角电位与行为影响的研究

    常宏磊;马淼;

    为探究枯茗醛(p-Isopropylbenzal-dehyde)对甘草跳甲(Altica deserticola)的驱避效应,并为套种孜然(Cuminum cyminum L.)以预防甘草跳甲对甘草叶片的取食危害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触角电位测量系统(Electroantennogram system)测定甘草跳甲成虫对6种浓度(0.001,0.01,0.1,1,10,100μg/μL)枯茗醛溶液的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 EAG)反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甘草跳甲成虫对6种浓度枯茗醛溶液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所有浓度的枯茗醛溶液都能引起甘草跳甲成虫的EAG反应,其中对0.1μg/μL枯茗醛溶液的反应最强烈,对0.001,0.01,1,10μg/μL枯茗醛溶液的反应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对100μg/μL枯茗醛溶液的EAG反应最弱。不同浓度的枯茗醛溶液对甘草跳甲成虫均有驱避作用,0.1μg/μL枯茗醛溶液驱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浓度(P<0.05);0.001,0.01,1,10μg/μL浓度的枯茗醛溶液对甘草跳甲成虫的驱避效果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枯茗醛浓度为100μg/μL时驱避率最低。甘草跳甲成虫对0.1μg/μL枯茗醛溶液的反应率最高。说明枯茗醛对甘草跳甲成虫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在甘草地中套种孜然或许可作为生物防治甘草跳甲的一种有效措施。

    2020年19期 No.607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辣木茎叶粉对产蛋后期广西麻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汪腾蛟;王田田;Chidvlaphone Saython;李家明;张玉鹏;唐燕飞;韦宗海;李梦梅;

    为了探讨辣木茎叶粉在广西麻鸡产蛋后期日粮中的应用效果及辣木茎叶粉替代基础日粮的最佳比例,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54周龄广西麻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3组分别以2%、4%、8%的辣木茎叶粉等量替代基础日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分析不同水平辣木茎叶粉等量替代基础日粮对产蛋后期广西麻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替换比例达到8%时,与对照组比,可显著改善蛋黄颜色(P<0.05),显著提高蛋黄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说明以8%的辣木茎叶粉等量替代基础日粮可以提高产蛋后期广西麻鸡的体况,改善蛋品质。

    2020年19期 No.607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4 ]
  • 不同组方呕吐毒素脱毒剂的筛选及应用效果研究

    吴贝;崔卫涛;况世昌;许青荣;李筱雯;

    为了筛选一组最佳的呕吐毒素(DON)脱毒剂,并探讨其对养殖动物的影响,试验将枯草芽孢杆菌、蒙脱石、酵母细胞壁多糖、维生素E结合中草药配制了5种不同组方的脱毒剂(脱毒剂1~脱毒剂5),研究其对呕吐毒素的降解效率,并选择最佳脱毒剂饲喂肉鸡、经产母猪和断奶仔猪,探讨其对试验动物生产性能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毒剂5(枯草芽孢杆菌TM042、蒙脱石、酵母细胞壁多糖、维生素E、黄芪、白芍、白术、甘草、五味子分别为8,50,10,0.5,1.0,1.5,1.5,2.0,1.0 g)的呕吐毒素降解率最高,为75.64%。与对照组比,其可以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并降低料重比(P<0.05);可以提高母猪窝产活仔数和健仔数,降低母猪产弱仔数、木乃伊胎数和死胎数,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腹泻率、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虽有下降,但与对照组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脱毒剂5对呕吐毒素具有很好地脱毒作用,可以应用到养殖生产中。

    2020年19期 No.607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5 ]
  • “益精散”对板角公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母治平;

    为了研究复方中草药制剂"益精散"对板角公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5岁左右健康的板角公羊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每只羊每天饲喂10 g益精散,连续饲喂42 d,分别于试验前、试验第14,28,42天采集精液和血液样品,通过对比试验前后公羊采精液量、精子活率、精子密度、精子畸形率,以及血清生殖激素浓度的变化,探索益精散对板角公羊繁殖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饲喂"益精散"第28天,与对照组比,试验组公羊采精液量、精子活率及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和睾酮(T)浓度显著提高(P<0.05),精子密度极显著提高(P<0.01),精子畸形率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复方中草药制剂"益精散"通过调节生殖激素水平可改善精液品质,从而显著提高板角公羊繁殖性能。

    2020年19期 No.607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 ]
  • 亚麻籽及亚麻籽油对围生期母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代小;斯日古楞;双金;

    为了研究亚麻籽及亚麻籽油对围生期母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妊娠120 d的母羊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有5.25%炒亚麻籽的日粮(炒亚麻籽组)、含有5.25%生亚麻籽的日粮(生亚麻籽组)和含有2.25%亚麻籽油的日粮(亚麻籽油组),试验期为60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测定分析了母羊的生产性能,并对各组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个试验组羔羊死亡率平均为9.95%,比对照组低7.69百分点;三个试验组羔羊初生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提高12.92百分点;各组间1月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其中炒亚麻籽组和亚麻籽油组均显著高于生亚麻籽组(P<0.05),而生亚麻籽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炒亚麻籽组和亚麻籽油组1月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生亚麻籽组和对照组(P<0.05),而炒亚麻籽组与亚麻籽油组,生亚麻籽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炒亚麻籽组、生亚麻籽组和亚麻籽油组每只母羊的毛利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5.25元、42.97元和34.34元,差异十分明显。说明亚麻籽及其油可明显提高母羊产羔性能,效益十分明显。

    2020年19期 No.607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9 ]

信息

  • 勘误

    <正>作者职称勘误发表在本刊2007年7期68-69页的文章《外源脱落酸(ABA)对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影响》,作者为孟春晓、高政权,投稿时两位作者的职称是讲师,但由于作者的失误,职称写成副教授。两位作者对自己的错误认识深刻,特此主动要求做出勘误,对给杂志社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在此本刊将该文作者孟春晓、高政权的职称由副教授勘误为讲师。

    2020年19期 No.607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动物保健品研究

  • 犬眠宝对低血容量犬的麻醉安全性试验

    徐龙飞;赵梦婕;路美兰;任玥颖;Seng Boravat;明东东;李思南;徐在品;

    为了观察犬失血量达全血量的20%和30%时犬眠宝的麻醉安全性,试验将18只本地犬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A组)、放血20%组(B组)、放血30%组(C组)。麻醉前1 d对B组、C组进行颈总动脉插管。试验时按失血量=体重(kg)×92.5 mL/kg×失血百分比进行放血,之后对3组犬按体重肌肉注射犬眠宝0.15 mL/kg进行麻醉。分别记录并比较各组放血前、放血完成后、麻醉诱导后、麻醉后10分钟、麻醉后30分钟、麻醉后60分钟动物的体温(T)、心率(P)、呼吸频率(R)、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记录麻醉维持时间及完全苏醒时间。结果表明:麻醉后不同时间监测点,3组犬T均下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B组、C组在麻醉后30,60分钟P显著高于A组(P<0.05);B组、C组在麻醉后60分钟R显著高于A组(P<0.05),C组在麻醉后30分钟R显著高于A组、B组(P<0.05)。麻醉后3组犬的平均动脉压均下降,B组、C组显著低于A组(P<0.05),C组显著低于B组(P<0.05),但在麻醉后60分钟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7%~88%之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组麻醉维持时间较A组延长14 min,C组较A组延长24 min,差异显著(P<0.05);麻醉过程中无犬只死亡。说明对低血容量犬使用犬眠宝进行全身麻醉是较为安全的。

    2020年19期 No.607 125-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 ]
  • 鸡球虫病四价五株活疫苗的实验室效力研究

    范炳灵;郑明学;吕强华;白瑞;张黎;张雪松;康慧鑫;李瑞琪;殷莉阳;雷璇;杨洪静;王辰;郭露露;

    为了探究自主研制的四价五株鸡球虫病活疫苗的实验室免疫效力,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择1日龄SPF雏鸡530只,设置了不同免疫剂量、日龄、免疫间隔及单次大剂量与两次小剂量、网上平养和地面平养组考察免疫后相对增重率、平均增重、死亡率、肠道病变记分等指标,测定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最小首免日龄、最短免疫间隔、免疫产生期及免疫持续期、最适接种次数和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当柔嫩艾美耳球虫山西早熟株(E.tenella,PTsx)、堆型艾美耳球虫山西早熟株(E.acervulina,PAsx)、毒害艾美耳球虫山西早熟株(E.necatrix,PNsx)、巨型艾美耳球虫山东和山西早熟株(E.maxima,PMsd和PMsx)的一免/二免剂量分别为≥1 000/2 000,400/800,200/400,100/200个/只时,免疫攻毒组鸡至少有8只各肠道病变记分均≤1.00分,死亡率≤10.0%,免疫效果良好;首免日龄≥4 d、二免间隔时间≥9 d、二免后攻毒间隔≥10 d、二免后攻毒间隔≥91 d的免疫攻毒组均至少8只鸡各肠道病变记分≤1.00分,死亡率≤10.0%,免疫效果良好;两次小剂量免疫组在死亡率、肠道病变记分方面均优于单次大剂量免疫组,免疫期间网上平养组与地面平养组鸡平均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相对增重率均≥80.00%,攻毒后两组鸡各肠道平均病变记分均至少有8只鸡各肠道病变记分均≤1.00分,死亡率为0,免疫效果良好。说明PTsx、PAsx、PNsx和PMsd/PMsx最小一免/二免剂量分别为1 000/2 000,400/800,200/400,100/200个/只;最小首免日龄为4 d,最短二免间隔为9 d,二次免疫产生期为10 d,免疫持续期≥91 d;两次免疫接种方式的效果更好;该球虫疫苗对网上平养和地面平养鸡均适用。

    2020年19期 No.607 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 ]
  • 5种中草药体外抗人五毛滴虫作用研究

    李永秀;柳佳;梅汝蕃;张思琪;潘素敏;陈丽凤;王秋悦;

    为了筛选对人五毛滴虫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中草药,试验选取了黄连、鸡冠花、金莲花、青蒿和蛇床子5种中草药,将其分别制成4种浓度,黄连和鸡冠花分别为10,5,2.5,1.25 mg/mL,金莲花为40,20,10,5 mg/mL,青蒿和蛇床子为8,4,2,1 mg/mL,各种药物按浓度分组,分别与人五毛滴虫一同进行体外培养,同时设置无药对照组,观察不同药物不同浓度作用下人五毛滴虫的生长、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结果表明:5种中草药均具有杀灭或抑制人五毛滴虫的作用,黄连、鸡冠花、金莲花和青蒿均能杀灭人五毛滴虫,其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5,5,20,8 mg/mL。蛇床子不能杀灭人五毛滴虫,但具有一定抑制作用;5种中草药体外杀灭人五毛滴虫的作用强度为鸡冠花>黄连>青蒿>金莲花>蛇床子。说明黄连、鸡冠花、金莲花和青蒿或可代替传统抗滴虫药物对人五毛滴虫进行驱杀。

    2020年19期 No.607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8 ]

特种动物研究

  •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笼养熊猴肠道细菌菌群多样性

    木仁;杨秉山;楠田哲仕;格根图雅;吴艳梅;陈春春;岑光娇;徐文斌;

    为了明确熊猴(Macaca assamensis)肠道菌群的组成,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只成年(雌雄各1只)和2只少年(雄性)笼养熊猴粪便中的细菌16S rRNA基因V3和V4区域扩增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共获得460种OTUs聚类信息,每个样品平均(395.00±8.54)个。共注释到15个门,平均相对丰度高于1%的有4个,分别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螺旋体门,丰度分别为(61.66±8.47)%、(31.84±7.23)%、(3.16±1.09)%和(1.73±0.50)%。共注释到115个属,平均相对丰度高于1%的属有19个,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乳酸杆菌属,其次为理研菌科_RC9菌属和普雷沃菌属_9,丰度分别为(14.61±3.17)%、(11.68±3.49)%和(8.69±1.03)%。笼养熊猴肠道菌群在少年雄性与成年雄性个体间差异较小,性别间差异相对较大。肠道微生物组成在门水平上与其他猕猴属基本一致,但在属水平上有较大差异。

    2020年19期 No.607 137-14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9 ]
  • 母犬繁殖规律探究及季节、年龄对繁殖指标的影响

    潘彩霞;修福晓;

    为探究母犬的繁殖规律以及季节、年龄对母犬繁殖指标的影响,试验搜集整理某犬场2015年6月份—2019年6月份的母犬繁殖记录并采用Excel2003和Origin8.5软件对各项繁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母犬发情周期多为150~210 d(5~7个月),发情前期多为11~13 d,妊娠期多为58~63 d;母犬夏季受孕率最高,冬季最低,两者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年龄也对母犬的繁殖指标产生影响(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母犬的发情周期、窝产仔数和受孕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发情前期天数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而妊娠天数则逐渐加长,到≥8岁龄时又有所缩短。说明母犬的繁殖具有一定的规律,但仍受季节和年龄的影响。

    2020年19期 No.607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 ]
  • 鸽子种蛋孵化过程胚胎生长发育特点及失重率变化规律

    李健;蒋小龙;于帅;苏泽躬;鲁俊鹏;

    为了研究种鸽蛋人工孵化过程胚胎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失重率的变化规律,试验选择了500枚温氏王鸽种蛋进行人工孵化,每日测量胚胎重量、胚胎长度和气室直径,计算失重率。结果表明:15胚龄转盘时失重率为12.7%。气室直径变化呈现三个阶段,即1~6天为快速上升期,7~11天为平台期,12~13天为二次快速上升期。胚胎重量生长呈现三个阶段,即8胚龄之前胚胎重量增加缓慢,8~14胚龄胚胎重量增长迅速,14胚龄之后胚胎快速生长,经过1 d时间,体重几乎再次翻倍,基本达到出壳体重水平。胚胎长度生长呈现三个阶段,即第1个生长阶段为8胚龄之前,该阶段胚胎持续匀速生长;第2阶段为9~11胚龄,该阶段胚胎长度生长几乎停滞;第3阶段为11胚龄之后,胚胎持续快速生长至70 mm。说明在孵化过程中种鸽蛋的失重率呈现线性变化规律。

    2020年19期 No.607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鹿瓜多肽治疗犬腰椎损伤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魏成威;冯国峰;白荟;张志恒;袁蕊;高利;

    为了研究鹿瓜多肽在兽医临床中对犬腰椎损伤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明确该药物的应用范围,试验对2015年1月份—2017年8月份东北农业大学动物临床教学医院收治的60例犬腰椎损伤的病例进行治疗,在遵循犬腰椎损伤病例基本治疗原则的基础上,对照组10例患犬使用神经节苷酯、维生素B_(12)、醋酸泼尼松以及痛立定(托芬那酸)治疗,试验组50例患犬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试验组镇痛起效最短时间和四肢末端最快复温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而病例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后肢神经反射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同,但病例占比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1例患犬出现腹泻、呕吐症状,个别病例出现发热、喘息等症状。说明除个别病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外,鹿瓜多肽能够很好地缓解犬的疼痛反应,对局部血液循环有良好改善作用,对犬腰椎损伤类疾病有确切疗效。

    2020年19期 No.607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 ]

教育与教学

  • 在“停课不停学”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研究

    王亮;李岚;龚雄涛;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指示精神,笔者探索性提出了一种面向高职院校的"智慧空中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课前、课中、课后和课终完整的教学闭环,以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传递—内化—提升",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同专业同年级两个班级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认同程度高、互动积极、课堂满意度高、目标达成度高。

    2020年19期 No.607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5 ]
  • 新冠肺炎疫情下兽医药物代谢动力学线上教学实践与思考

    周宇峰;丁焕中;廖晓萍;曾振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导致全国各地高校延期开学。为响应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网络线上教学成为疫情期间保障高校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手段。笔者以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开设的兽医药物代谢动力学课程为例,从线上教学平台的多元化整合、线上教学方案设计以及线上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等多个维度对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后疫情时代"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兽医药物代谢动力学课程的线上教学实践效果良好,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不仅确保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还为后续探索兽医药学专业相关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提供了借鉴。

    2020年19期 No.607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4 ]
  • 本科生动物营养和饲料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刘瑞芳;苏利红;曹雨莉;王哲鹏;

    为了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及"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针对本科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考核方案方面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020年19期 No.607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高职院校“三个三”线上教学质量督导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金华;祝伯红;葛广鹏;

    开展教学质量督导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途径。黑龙江职业学院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创新实践了"三个三"的线上教学质量督导模式,即做好教学质量督导员与分院、教学平台、教师之间的有效对接,明确线上教学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质量督导重点关注的内容,及时反馈教学质量总体效果、问题建议、典型做法,对高职院校开展线上教学质量监控效果良好。

    2020年19期 No.607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以惠州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张彦红;邹晓红;任涛;杨洋;梁祥解;

    畜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支撑。笔者以惠州工程职业学院中职部畜牧兽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例,首先阐述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原则、实施过程及成果,再结合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分析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能力、企业适应及发展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校企融合,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和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0年19期 No.607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