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慧;王巍;方东辉;甘佳;易军;王淮;付茂忠;
为了研究肉牛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 A desaturease1,SCD1)基因的表达机制及其参与脂肪酸代谢的调控机制,试验选择年龄相近的蜀宣花牛、巴山牛和安杂牛三个品种共30头牛,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90 d后屠宰,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肌肉中脂肪酸含量、组成及SCD1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牛肉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相对含量均占总脂肪酸的69.5%以上;安杂牛肉中SFA含量显著高于蜀宣花牛和巴山牛(P<0.05),而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含量显著低于蜀宣花牛和巴山牛(P<0.05);蜀宣花牛和巴山牛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安杂牛(P<0.01)。在MUFA中油酸(Oleate,C18∶1)含量最高,蜀宣花牛和巴山牛极显著高于安杂牛(P<0.01);蜀宣花牛和巴山牛背最长肌组织中SCD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安杂牛(P<0.05),这与UFA变化一致,即蜀宣花牛和巴山牛背最长肌中UFA显著高于安杂牛。说明SCD1可作为优质肉牛品种培育、评估的重要候选基因。
2018年01期 No.541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唐慧;王巍;方东辉;甘佳;易军;王淮;付茂忠;
为了研究肉牛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 A desaturease1,SCD1)基因的表达机制及其参与脂肪酸代谢的调控机制,试验选择年龄相近的蜀宣花牛、巴山牛和安杂牛三个品种共30头牛,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90 d后屠宰,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肌肉中脂肪酸含量、组成及SCD1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牛肉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相对含量均占总脂肪酸的69.5%以上;安杂牛肉中SFA含量显著高于蜀宣花牛和巴山牛(P<0.05),而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含量显著低于蜀宣花牛和巴山牛(P<0.05);蜀宣花牛和巴山牛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安杂牛(P<0.01)。在MUFA中油酸(Oleate,C18∶1)含量最高,蜀宣花牛和巴山牛极显著高于安杂牛(P<0.01);蜀宣花牛和巴山牛背最长肌组织中SCD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安杂牛(P<0.05),这与UFA变化一致,即蜀宣花牛和巴山牛背最长肌中UFA显著高于安杂牛。说明SCD1可作为优质肉牛品种培育、评估的重要候选基因。
2018年01期 No.541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冯小婷;刘阳;张蕊蕊;熊远著;谢立兰;朱记平;
为了探究猪ROCK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系,试验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了ROCK2基因编码区145 bp序列中5处潜在的SNP中的3个(A27G、C42T和T61C)在大白猪、长白猪、梅山猪、清平猪4个猪种和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中的基因频率,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及生产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3个SNP的优势等位基因在国外猪种和国内地方猪种间没有差异,分别为A、C和T;A27G位点与皮率和胸腰椎间背膘厚呈显著相关(P<0.05),与至第一颈椎背膘厚和至第一肋胸背膘厚呈极显著相关(P<0.01);C42T位点与至第一颈椎背膘厚呈显著相关(P<0.05),与至第一肋胸背膘厚呈极显著相关(P<0.01);T61C位点与皮率、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与股二头肌p H值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这3个SNP很可能是影响猪生产性状的分子标记。
2018年01期 No.541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小婷;刘阳;张蕊蕊;熊远著;谢立兰;朱记平;
为了探究猪ROCK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系,试验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了ROCK2基因编码区145 bp序列中5处潜在的SNP中的3个(A27G、C42T和T61C)在大白猪、长白猪、梅山猪、清平猪4个猪种和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中的基因频率,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及生产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3个SNP的优势等位基因在国外猪种和国内地方猪种间没有差异,分别为A、C和T;A27G位点与皮率和胸腰椎间背膘厚呈显著相关(P<0.05),与至第一颈椎背膘厚和至第一肋胸背膘厚呈极显著相关(P<0.01);C42T位点与至第一颈椎背膘厚呈显著相关(P<0.05),与至第一肋胸背膘厚呈极显著相关(P<0.01);T61C位点与皮率、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与股二头肌p H值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这3个SNP很可能是影响猪生产性状的分子标记。
2018年01期 No.541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远辉;郝明明;张煌涛;吴海江;
为了评估新疆羊肉的营养价值,试验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凯氏定氮仪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新疆两种产地的羊肉(吐鲁番黑羊和阿勒泰羊)进行测试分析,测定了新疆羊肉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蛋白质含量及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吐鲁番黑羊和阿勒泰羊肉中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都比较丰富,氨基酸总量分别达到18.56%和17.93%,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占氨基酸总量的38%以上;并且药用氨基酸含量也比较高,占氨基酸总量的63%以上,其中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含量高;两种不同产地羊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1.7%和21.2%,和日常膳食肉类相比蛋白质含量较高,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说明两种不同产地的羊肉均具有比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2018年01期 No.54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远辉;郝明明;张煌涛;吴海江;
为了评估新疆羊肉的营养价值,试验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凯氏定氮仪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新疆两种产地的羊肉(吐鲁番黑羊和阿勒泰羊)进行测试分析,测定了新疆羊肉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蛋白质含量及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吐鲁番黑羊和阿勒泰羊肉中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都比较丰富,氨基酸总量分别达到18.56%和17.93%,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占氨基酸总量的38%以上;并且药用氨基酸含量也比较高,占氨基酸总量的63%以上,其中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含量高;两种不同产地羊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1.7%和21.2%,和日常膳食肉类相比蛋白质含量较高,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说明两种不同产地的羊肉均具有比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2018年01期 No.54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廷丹;张曦;王珊珊;黄伟;高映红;李小珍;甘文斌;陶琳丽;杨秀娟;
为了研究不同鸡种和性别云南地方鸡胸肌中脂肪酸的差异,以黎明鸡(公28只、母30只)、尼西鸡(公22只、母26只)、青花鸡(公28只、母30只)、无量山乌骨鸡(公26只、母29只)的胸肌为研究对象,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粗脂肪、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胸肌中18种脂肪酸,比较同鸡种不同性别、同性别不同鸡种胸肌18种脂肪酸的差异。结果表明:四个品种鸡的母鸡粗脂肪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黎明鸡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尼西鸡和无量山乌骨鸡(P<0.05)。四种鸡胸肌中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是C16∶0(棕榈酸)、C18∶0(硬脂酸)、C18∶1n-9c(油酸)、C18∶2n-6c(亚油酸)、C20∶4(花生四烯酸)。黎明鸡不同性别间SFA、UFA含量和18种脂肪酸总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对其他三种鸡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和18种脂肪酸总含量均有影响。无量山乌骨鸡母鸡必需脂肪酸(EFA)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其他三种鸡EFA含量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黎明鸡18种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尼西鸡、青花鸡和无量山乌骨鸡(P<0.05)。
2018年01期 No.541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廷丹;张曦;王珊珊;黄伟;高映红;李小珍;甘文斌;陶琳丽;杨秀娟;
为了研究不同鸡种和性别云南地方鸡胸肌中脂肪酸的差异,以黎明鸡(公28只、母30只)、尼西鸡(公22只、母26只)、青花鸡(公28只、母30只)、无量山乌骨鸡(公26只、母29只)的胸肌为研究对象,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粗脂肪、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胸肌中18种脂肪酸,比较同鸡种不同性别、同性别不同鸡种胸肌18种脂肪酸的差异。结果表明:四个品种鸡的母鸡粗脂肪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黎明鸡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尼西鸡和无量山乌骨鸡(P<0.05)。四种鸡胸肌中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是C16∶0(棕榈酸)、C18∶0(硬脂酸)、C18∶1n-9c(油酸)、C18∶2n-6c(亚油酸)、C20∶4(花生四烯酸)。黎明鸡不同性别间SFA、UFA含量和18种脂肪酸总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对其他三种鸡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和18种脂肪酸总含量均有影响。无量山乌骨鸡母鸡必需脂肪酸(EFA)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其他三种鸡EFA含量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黎明鸡18种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尼西鸡、青花鸡和无量山乌骨鸡(P<0.05)。
2018年01期 No.541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阮子芸;邵齐明;潘尔科;赵鑫;秦希玲;石德顺;陆凤花;
为了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三肽基乙醛(MG132)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IVF)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浓度(0,1,2.5,5μmol/L)MG132成熟液培养水牛卵母细胞24 h并统计第一极体排出率;然后对各组卵母细胞进行IVF,统计胚胎的发育率;最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组蛋白甲基化修饰(H3K4me3、H3K9me2和H3K9me3)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卵母细胞经不同浓度MG132处理后,其第一极体的排出率以及后续IVF胚胎的分裂率、8-细胞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1μmol/L MG132提高了IVF胚胎的桑椹胚率和囊胚率(P<0.05);而5μmol/L MG132对胚胎的桑椹胚率和囊胚率无显著促进作用(P>0.05)。1,5μmol/L MG132分别提高胚胎的H3K4me3、H3K9me2的表达(P<0.05),但各组H3K9me3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1μmol/L MG132通过提高胚胎H3K4me3的表达从而促进IVF胚胎的发育。
2018年01期 No.541 18-20+26+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8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阮子芸;邵齐明;潘尔科;赵鑫;秦希玲;石德顺;陆凤花;
为了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三肽基乙醛(MG132)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IVF)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浓度(0,1,2.5,5μmol/L)MG132成熟液培养水牛卵母细胞24 h并统计第一极体排出率;然后对各组卵母细胞进行IVF,统计胚胎的发育率;最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组蛋白甲基化修饰(H3K4me3、H3K9me2和H3K9me3)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卵母细胞经不同浓度MG132处理后,其第一极体的排出率以及后续IVF胚胎的分裂率、8-细胞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1μmol/L MG132提高了IVF胚胎的桑椹胚率和囊胚率(P<0.05);而5μmol/L MG132对胚胎的桑椹胚率和囊胚率无显著促进作用(P>0.05)。1,5μmol/L MG132分别提高胚胎的H3K4me3、H3K9me2的表达(P<0.05),但各组H3K9me3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1μmol/L MG132通过提高胚胎H3K4me3的表达从而促进IVF胚胎的发育。
2018年01期 No.541 18-20+26+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8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巍;付茂忠;易军;方东辉;唐慧;甘佳;赖松家;
为了研究体细胞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后甲基化重编码程序的模式变化情况,试验对10个参与甲基化重编程的重要因子在5个发育阶段的早期核移植胚胎(配子期、S期、2-cell期、8-cell期和桑葚期)中表达量的变化模式进行了荧光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核移植胚胎(SCNT胚胎)2-cell期之前去甲基化调节蛋白AID和APOBEC1出现低表达,引起去甲基化能力的显著下降;S期MBD1、Me CP2和MBD3三种甲基化结合蛋白出现高表达,维持了该时期基因组的高甲基化水平;MBD4基因表达下调,引起基因错配。说明甲基化相关因子的异常表达导致核移植胚胎甲基化异常,是诱发其出现发育异常或死胎的主要原因。
2018年01期 No.541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巍;付茂忠;易军;方东辉;唐慧;甘佳;赖松家;
为了研究体细胞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后甲基化重编码程序的模式变化情况,试验对10个参与甲基化重编程的重要因子在5个发育阶段的早期核移植胚胎(配子期、S期、2-cell期、8-cell期和桑葚期)中表达量的变化模式进行了荧光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核移植胚胎(SCNT胚胎)2-cell期之前去甲基化调节蛋白AID和APOBEC1出现低表达,引起去甲基化能力的显著下降;S期MBD1、Me CP2和MBD3三种甲基化结合蛋白出现高表达,维持了该时期基因组的高甲基化水平;MBD4基因表达下调,引起基因错配。说明甲基化相关因子的异常表达导致核移植胚胎甲基化异常,是诱发其出现发育异常或死胎的主要原因。
2018年01期 No.541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丹丹;田朝阳;陈文慧;张体银;杨俊兴;高慎阳;
为了研究猴B病毒(BV)抗体的快速检测方法,试验以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BV的BV32基因原核表达产物重组BV32蛋白作为抗原诊断试剂,建立免疫梳(IC)方法用于特异性检测试验猴血清中抗BV的抗体IgG。结果表明:最佳抗原包被量为0.01 mg/m L;制备好的免疫梳均能够特异性检测到相应的猴B病毒阳性血清而不与其他病毒血清间发生交叉反应;能够敏感地检测到1∶400倍稀释的BV阳性血清;同一样品重复检测3次,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利用该检测方法对40份猴血清样品进行检测,与ELISA法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8%,Kappa系数为0.997。说明免疫梳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2018年01期 No.541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丹丹;田朝阳;陈文慧;张体银;杨俊兴;高慎阳;
为了研究猴B病毒(BV)抗体的快速检测方法,试验以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BV的BV32基因原核表达产物重组BV32蛋白作为抗原诊断试剂,建立免疫梳(IC)方法用于特异性检测试验猴血清中抗BV的抗体IgG。结果表明:最佳抗原包被量为0.01 mg/m L;制备好的免疫梳均能够特异性检测到相应的猴B病毒阳性血清而不与其他病毒血清间发生交叉反应;能够敏感地检测到1∶400倍稀释的BV阳性血清;同一样品重复检测3次,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利用该检测方法对40份猴血清样品进行检测,与ELISA法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8%,Kappa系数为0.997。说明免疫梳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2018年01期 No.541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丽丽;孙鑫鹏;韩先杰;
为了了解青岛地区水貂阿留申病毒(ADV)VP2基因高变区的变异情况,试验参考基因库中ADV VP2基因设计1对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VP2基因高变区序列,应用DNAMAN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扩增的6株ADV VP2基因高变区碱基长度均为226 bp,与预期目的条带大小一致。6株ADV VP2基因高变区核苷酸同源性为92.9%~100%,与已知国内外12株ADV VP2基因高变区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86.7%~97.3%。其中除2株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外,其他4株都有很大的突变,与国内外毒株也有较大的差异,表明ADV VP2基因具有多变性。
2018年01期 No.541 33-3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丽丽;孙鑫鹏;韩先杰;
为了了解青岛地区水貂阿留申病毒(ADV)VP2基因高变区的变异情况,试验参考基因库中ADV VP2基因设计1对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VP2基因高变区序列,应用DNAMAN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扩增的6株ADV VP2基因高变区碱基长度均为226 bp,与预期目的条带大小一致。6株ADV VP2基因高变区核苷酸同源性为92.9%~100%,与已知国内外12株ADV VP2基因高变区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86.7%~97.3%。其中除2株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外,其他4株都有很大的突变,与国内外毒株也有较大的差异,表明ADV VP2基因具有多变性。
2018年01期 No.541 33-3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笠;司景磊;黄玥萌;郭亚芬;兰干球;蒋钦杨;
为了研究猪肾细胞(PK15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mRNA与miRNA-758表达量之间的关系,试验利用miR-758模拟物、miR-758抑制物及其各自的阴性对照分别转染PK15细胞,利用Real-time qPCR技术检测转染24 h后细胞内ABCA1 mRNA与miR-758相对表达量并讨论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K15细胞中转染miR-758模拟物、miR-758抑制物及其各自的阴性对照后,ABCA1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转染miR-758模拟物的PK15细胞miRNA-758表达量高于对照组30 000多倍,差异极显著(P<0.01);而其他转染组miR-758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miR-758模拟物、miR-758抑制物及其各自的阴性对照均可导致PK15细胞内ABCA1 mRNA表达量升高;miR-758模拟物可促进PK15细胞miR-758表达量上升30 000多倍,而对ABCA1 mRNA表达量并未表现出抑制作用,PK15细胞中ABCA1mRNA的表达量不受miR-758模拟物影响或受影响小;miR-758抑制物确实能够抑制miR-758表达量,并使ABCA1 mRNA表达量升高。
2018年01期 No.541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笠;司景磊;黄玥萌;郭亚芬;兰干球;蒋钦杨;
为了研究猪肾细胞(PK15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mRNA与miRNA-758表达量之间的关系,试验利用miR-758模拟物、miR-758抑制物及其各自的阴性对照分别转染PK15细胞,利用Real-time qPCR技术检测转染24 h后细胞内ABCA1 mRNA与miR-758相对表达量并讨论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K15细胞中转染miR-758模拟物、miR-758抑制物及其各自的阴性对照后,ABCA1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转染miR-758模拟物的PK15细胞miRNA-758表达量高于对照组30 000多倍,差异极显著(P<0.01);而其他转染组miR-758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miR-758模拟物、miR-758抑制物及其各自的阴性对照均可导致PK15细胞内ABCA1 mRNA表达量升高;miR-758模拟物可促进PK15细胞miR-758表达量上升30 000多倍,而对ABCA1 mRNA表达量并未表现出抑制作用,PK15细胞中ABCA1mRNA的表达量不受miR-758模拟物影响或受影响小;miR-758抑制物确实能够抑制miR-758表达量,并使ABCA1 mRNA表达量升高。
2018年01期 No.541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惠;额尔敦木图;姜建强;刘图雅;戴钦;阿拉腾呼依嘎;白龙;
为了研究阿拉善双峰驼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进一步探讨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的结构及功能,试验采用5对引物对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进行PCR扩增,所得产物进行序列拼接,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其编码蛋白信号肽、跨膜位置、亚细胞定位等进行分析,并讨论了阿拉善双峰驼与其他物种MSTN氨基酸序列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长7.3 kb,1~581 bp为第一外显子区,2 384~2 757 bp为第二外显子区,4 800~6 737 bp为第三外显子区。阿拉善双峰驼MSTN蛋白属于疏水性不稳定蛋白,18~19位氨基酸是最有可能的剪切位点,作为信号肽的可能性很大;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2.40%,延伸链占26.67%,β-转角占7.73%,无规则卷曲占43.20%;阿拉善双峰驼MSTN蛋白有1个跨膜结构区域,其功能域可能位于278~375位氨基酸处。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与哺乳类及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猪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高达99.2%)。说明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编码的蛋白符合一般TGF-β超家族的结构特征,并符合已知MSTN蛋白的结构特征,与猪、灵长类及反刍类动物的分子进化距离较近。
2018年01期 No.541 41-46+248-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惠;额尔敦木图;姜建强;刘图雅;戴钦;阿拉腾呼依嘎;白龙;
为了研究阿拉善双峰驼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进一步探讨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的结构及功能,试验采用5对引物对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进行PCR扩增,所得产物进行序列拼接,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其编码蛋白信号肽、跨膜位置、亚细胞定位等进行分析,并讨论了阿拉善双峰驼与其他物种MSTN氨基酸序列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长7.3 kb,1~581 bp为第一外显子区,2 384~2 757 bp为第二外显子区,4 800~6 737 bp为第三外显子区。阿拉善双峰驼MSTN蛋白属于疏水性不稳定蛋白,18~19位氨基酸是最有可能的剪切位点,作为信号肽的可能性很大;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2.40%,延伸链占26.67%,β-转角占7.73%,无规则卷曲占43.20%;阿拉善双峰驼MSTN蛋白有1个跨膜结构区域,其功能域可能位于278~375位氨基酸处。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与哺乳类及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猪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高达99.2%)。说明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编码的蛋白符合一般TGF-β超家族的结构特征,并符合已知MSTN蛋白的结构特征,与猪、灵长类及反刍类动物的分子进化距离较近。
2018年01期 No.541 41-46+248-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曹子健;何欣;王建平;张晓甜;王晓静;任腾飞;刘静;
为了研究抗沙拉沙星单链抗体(ScFv)的三维结构模型,确定其与沙拉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试验采用SOE-PCR方法构建抗沙拉沙星ScFv,结合同源模拟技术模建其结构并借助SAVES和Mol Probity等软件对不同模型进行评价,确定最终受体模型并与沙拉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进行分子对接计算及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YASARA多模板所建立的三维结构模型的ERRAT、VERIFY 3D和Ramachandran Plot评估结果分别为92.523、100%和99.6%,优于SWISS-MODEL所建模型。选择前者与10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接,发现Trp50、Tyr99、Tyr162、Trp221和Tyr226等氨基酸残基是抗体与药物小分子相互作用的主要位点,并且主要分子间作用为疏水作用。说明在抗体可变区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单链抗体,结合计算机辅助理性设计可以获得单链抗体结构,了解其作用机制。
2018年01期 No.541 47-51+250-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子健;何欣;王建平;张晓甜;王晓静;任腾飞;刘静;
为了研究抗沙拉沙星单链抗体(ScFv)的三维结构模型,确定其与沙拉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试验采用SOE-PCR方法构建抗沙拉沙星ScFv,结合同源模拟技术模建其结构并借助SAVES和Mol Probity等软件对不同模型进行评价,确定最终受体模型并与沙拉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进行分子对接计算及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YASARA多模板所建立的三维结构模型的ERRAT、VERIFY 3D和Ramachandran Plot评估结果分别为92.523、100%和99.6%,优于SWISS-MODEL所建模型。选择前者与10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接,发现Trp50、Tyr99、Tyr162、Trp221和Tyr226等氨基酸残基是抗体与药物小分子相互作用的主要位点,并且主要分子间作用为疏水作用。说明在抗体可变区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单链抗体,结合计算机辅助理性设计可以获得单链抗体结构,了解其作用机制。
2018年01期 No.541 47-51+250-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敏;牛迪;刘艳军;彭永东;张文香;刘铮铸;冯敏山;李祥龙;巩元芳;
为了研究北极狐CBD103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CBD103基因编码蛋白结构及功能,同时探究该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试验通过RT-PCR扩增及测序技术从北极狐皮肤组织中获得CBD103基因cDNA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得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获得序列全长2 327 bp(包括5'侧翼区2 071 bp、CDs区204 bp、3'侧翼区52 bp),编码67个氨基酸残基。北极狐CBD103基因5'侧翼区存在潜在的启动子区域和CpG岛,且发现GC框、TATA框、CAAT框等调控元件及Sp1、Ets、Mef-2、ERE、Myc等多种转录因子。CBD103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定位于细胞核和线粒体的不稳定疏水性蛋白质,此蛋白无规卷曲所占比例较大,使得蛋白构象多样化,主要参与信号转导和转录,存在跨膜区域和信号肽。北极狐与家犬的遗传亲缘关系最近。说明CBD103基因在不同物种间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且各物种间亲缘关系与生物进化观点基本一致,同时符合动物分类学。
2018年01期 No.541 52-56+25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5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敏;牛迪;刘艳军;彭永东;张文香;刘铮铸;冯敏山;李祥龙;巩元芳;
为了研究北极狐CBD103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CBD103基因编码蛋白结构及功能,同时探究该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试验通过RT-PCR扩增及测序技术从北极狐皮肤组织中获得CBD103基因cDNA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得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获得序列全长2 327 bp(包括5'侧翼区2 071 bp、CDs区204 bp、3'侧翼区52 bp),编码67个氨基酸残基。北极狐CBD103基因5'侧翼区存在潜在的启动子区域和CpG岛,且发现GC框、TATA框、CAAT框等调控元件及Sp1、Ets、Mef-2、ERE、Myc等多种转录因子。CBD103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定位于细胞核和线粒体的不稳定疏水性蛋白质,此蛋白无规卷曲所占比例较大,使得蛋白构象多样化,主要参与信号转导和转录,存在跨膜区域和信号肽。北极狐与家犬的遗传亲缘关系最近。说明CBD103基因在不同物种间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且各物种间亲缘关系与生物进化观点基本一致,同时符合动物分类学。
2018年01期 No.541 52-56+25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5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阳;郭瑶;刘中英;李相运;吴中红;
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家畜饲养环境和养殖模式的改变,人类和家畜会频繁地遭受各种来源的不同程度应激,使机体发生生理或病理性变化。线粒体是对机体各种损伤最为敏感的细胞器之一,当机体或细胞受到应激时会造成线粒体功能紊乱或障碍。文章重点阐述了应激通过影响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与胞内分布、分裂融合平衡、ATP的合成及内部线粒体凋亡途径,进而影响细胞的分裂增殖、新陈代谢和程序性死亡(凋亡)的研究进展。
2018年01期 No.541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阳;郭瑶;刘中英;李相运;吴中红;
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家畜饲养环境和养殖模式的改变,人类和家畜会频繁地遭受各种来源的不同程度应激,使机体发生生理或病理性变化。线粒体是对机体各种损伤最为敏感的细胞器之一,当机体或细胞受到应激时会造成线粒体功能紊乱或障碍。文章重点阐述了应激通过影响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与胞内分布、分裂融合平衡、ATP的合成及内部线粒体凋亡途径,进而影响细胞的分裂增殖、新陈代谢和程序性死亡(凋亡)的研究进展。
2018年01期 No.541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宇新;张妮娜;崔亚娟;刘虹华;江中良;
雌激素受体(ERs)影响动物繁殖性能依赖于雌激素信号通路调控卵泡发育与排卵。文章通过分析ERs的组成和结构的基础、ERs核转录和膜转录体系进行信号传递的机制,比较ERs引起的基因与非基因效应之间的关系,概括了ERs配体在机体生长与发育中的调控作用,重点阐述了ERs在卵泡发育与排卵中的表达与调控机制。
2018年01期 No.541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郑宇新;张妮娜;崔亚娟;刘虹华;江中良;
雌激素受体(ERs)影响动物繁殖性能依赖于雌激素信号通路调控卵泡发育与排卵。文章通过分析ERs的组成和结构的基础、ERs核转录和膜转录体系进行信号传递的机制,比较ERs引起的基因与非基因效应之间的关系,概括了ERs配体在机体生长与发育中的调控作用,重点阐述了ERs在卵泡发育与排卵中的表达与调控机制。
2018年01期 No.541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刘宇;方南洙;李钟淑;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是体外生产胚胎的关键步骤之一,在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及胚胎工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内外对哺乳动物体外受精及胚胎体外发育研究的日益深入,这一动物生物技术也开始备受关注。研究发现,卵裂率及囊胚发育率与卵母细胞成熟水平呈正向相关,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影响卵母细胞成熟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离体培养卵母细胞过程中,过高水平的活性氧能够引起氧化应激,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细胞功能失调,不利于卵母细胞维持正常生殖功能。文章对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抗氧化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18年01期 No.541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宇;方南洙;李钟淑;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是体外生产胚胎的关键步骤之一,在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及胚胎工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内外对哺乳动物体外受精及胚胎体外发育研究的日益深入,这一动物生物技术也开始备受关注。研究发现,卵裂率及囊胚发育率与卵母细胞成熟水平呈正向相关,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影响卵母细胞成熟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离体培养卵母细胞过程中,过高水平的活性氧能够引起氧化应激,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细胞功能失调,不利于卵母细胞维持正常生殖功能。文章对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抗氧化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18年01期 No.541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林杰;谢军;徐文凯;马晓霞;柏家林;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一种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的急性高治病性传染病,但牛感染后临床症状不明显。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感染率和死亡率高达90%。由于绵羊和山羊是非洲和西亚贫困人民的重要生产资料,PPR对食品安全和摆脱贫困构成巨大威胁。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和牛瘟病毒(RPV)与麻疹病毒(MV)联系紧密。通过大规模接种疫苗牛瘟已被彻底消除。虽然可以利用弱毒疫苗免疫机体预防PPRV感染,但由于其在亚热带气候中的热不稳定性、使用时所需剂量的不确定性及接种范围的不足导致该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另外已有证据表明,在疫苗与不同毒株之间存在很少的交叉中和,使得目前流通的PPRV疫苗的保护功效被质疑。文章简要介绍了目前全世界对PPRV的高关注度及PPRV的生物学特性、发病机理等。
2018年01期 No.541 66-70+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李林杰;谢军;徐文凯;马晓霞;柏家林;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一种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的急性高治病性传染病,但牛感染后临床症状不明显。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感染率和死亡率高达90%。由于绵羊和山羊是非洲和西亚贫困人民的重要生产资料,PPR对食品安全和摆脱贫困构成巨大威胁。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和牛瘟病毒(RPV)与麻疹病毒(MV)联系紧密。通过大规模接种疫苗牛瘟已被彻底消除。虽然可以利用弱毒疫苗免疫机体预防PPRV感染,但由于其在亚热带气候中的热不稳定性、使用时所需剂量的不确定性及接种范围的不足导致该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另外已有证据表明,在疫苗与不同毒株之间存在很少的交叉中和,使得目前流通的PPRV疫苗的保护功效被质疑。文章简要介绍了目前全世界对PPRV的高关注度及PPRV的生物学特性、发病机理等。
2018年01期 No.541 66-70+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李金荣;余永涛;赵清梅;何生虎;白晓南;
疯草是含有苦马豆素的豆科棘豆属和黄芪属有毒植物的统称,家畜过量采食会发生以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为特征的慢性中毒病。疯草的主要毒性成分为吲哚里西啶生物碱苦马豆素,波状芽管蠕孢属内生真菌在疯草中普遍存在,该属真菌与疯草中苦马豆素产生、含量及疯草毒性关系密切。文章对疯草中的苦马豆素和波状芽管蠕孢属内生真菌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动物疯草中毒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2018年01期 No.541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金荣;余永涛;赵清梅;何生虎;白晓南;
疯草是含有苦马豆素的豆科棘豆属和黄芪属有毒植物的统称,家畜过量采食会发生以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为特征的慢性中毒病。疯草的主要毒性成分为吲哚里西啶生物碱苦马豆素,波状芽管蠕孢属内生真菌在疯草中普遍存在,该属真菌与疯草中苦马豆素产生、含量及疯草毒性关系密切。文章对疯草中的苦马豆素和波状芽管蠕孢属内生真菌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动物疯草中毒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2018年01期 No.541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侯爽;王昕陟;
植酸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饲料中,在畜禽的消化道内,植酸能与铜、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形成不溶螯合物,植酸酶具有解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可破坏植酸对微量元素强烈的亲和力。在畜禽的饲料中加入植酸酶,动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率提高,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减少,饲料的成本降低,使畜禽微量元素的排泄量减少,减缓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文章综述了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植酸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动物微量元素利用的影响。
2018年01期 No.541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侯爽;王昕陟;
植酸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饲料中,在畜禽的消化道内,植酸能与铜、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形成不溶螯合物,植酸酶具有解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可破坏植酸对微量元素强烈的亲和力。在畜禽的饲料中加入植酸酶,动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率提高,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减少,饲料的成本降低,使畜禽微量元素的排泄量减少,减缓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文章综述了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植酸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动物微量元素利用的影响。
2018年01期 No.541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朱健;刘超群;刘瑞奇;冯兴军;
抗菌肽的来源广泛,在昆虫、植物、动物及人体内都有发现。抗菌肽是机体先天性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对病原微生物的直接作用外,同时还参与获得性免疫过程,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目前,有关抗菌肽的直接抗微生物作用研究较多,而对于抗菌肽另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较少,文章对近年来抗菌肽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了综述。
2018年01期 No.54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9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朱健;刘超群;刘瑞奇;冯兴军;
抗菌肽的来源广泛,在昆虫、植物、动物及人体内都有发现。抗菌肽是机体先天性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对病原微生物的直接作用外,同时还参与获得性免疫过程,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目前,有关抗菌肽的直接抗微生物作用研究较多,而对于抗菌肽另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较少,文章对近年来抗菌肽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了综述。
2018年01期 No.54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9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吕永智;
动物肠道具有感应肠腔葡萄糖的功能,机体通过葡萄糖激酶(GCK)、味觉受体、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mTORC1信号通路及AMPK等机制感应葡萄糖,影响肠道内分泌细胞(enteroendocrine cells,EECs)分泌激素,形成复杂的内分泌调控网络,调节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和采食行为等重要生理活动。文章综述了动物葡萄糖的感应机制及其对肠道内分泌调控的影响。
2018年01期 No.541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吕永智;
动物肠道具有感应肠腔葡萄糖的功能,机体通过葡萄糖激酶(GCK)、味觉受体、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mTORC1信号通路及AMPK等机制感应葡萄糖,影响肠道内分泌细胞(enteroendocrine cells,EECs)分泌激素,形成复杂的内分泌调控网络,调节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和采食行为等重要生理活动。文章综述了动物葡萄糖的感应机制及其对肠道内分泌调控的影响。
2018年01期 No.541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施平伟;管庆丰;王学梅;吴科榜;张海文;
辣木作为一种兼具极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热带作物,其功能已有诸多报道。然而在我国,辣木在饲料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仍较为缓慢。辣木的抗逆性强、生长迅速、营养丰富且均衡,尤其粗蛋白水平高,在优质蛋白饲料资源较为匮乏的我国,发展辣木新型蛋白饲料有望成为解决蛋白饲料昂贵、匮乏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了辣木作为饲料资源在畜禽、水产上的应用效果。
2018年01期 No.541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施平伟;管庆丰;王学梅;吴科榜;张海文;
辣木作为一种兼具极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热带作物,其功能已有诸多报道。然而在我国,辣木在饲料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仍较为缓慢。辣木的抗逆性强、生长迅速、营养丰富且均衡,尤其粗蛋白水平高,在优质蛋白饲料资源较为匮乏的我国,发展辣木新型蛋白饲料有望成为解决蛋白饲料昂贵、匮乏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了辣木作为饲料资源在畜禽、水产上的应用效果。
2018年01期 No.541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龚妍春;李玉萍;
黄芩在现代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远远超过其传统用法,而动物体内药理研究结果是检验黄芩现代用法的关键。文章就黄芩在动物体内药理研究现状和相关动物模型的制备进行了综述,包括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改善学习记忆、调节免疫和代谢、抗肿瘤、抗过敏、降血压及镇静作用七个方面,以期为黄芩的实验室研究、临床应用以及开发新用法提供参考。
2018年01期 No.541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龚妍春;李玉萍;
黄芩在现代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远远超过其传统用法,而动物体内药理研究结果是检验黄芩现代用法的关键。文章就黄芩在动物体内药理研究现状和相关动物模型的制备进行了综述,包括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改善学习记忆、调节免疫和代谢、抗肿瘤、抗过敏、降血压及镇静作用七个方面,以期为黄芩的实验室研究、临床应用以及开发新用法提供参考。
2018年01期 No.541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天宇;陈艳红;赵权;
<正>细胞因子又称细胞素(cytokine),是由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和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等)合成和分泌的,参与适应性免疫、调节细胞生长并参与造血和炎症反应等方面的多功能小分子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在调节免疫应答、造血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今已经有多种动物的IL-6被克隆成功,如猪、
2018年01期 No.541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刘天宇;陈艳红;赵权;
<正>细胞因子又称细胞素(cytokine),是由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和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等)合成和分泌的,参与适应性免疫、调节细胞生长并参与造血和炎症反应等方面的多功能小分子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在调节免疫应答、造血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今已经有多种动物的IL-6被克隆成功,如猪、
2018年01期 No.541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段进刚;雷程红;葛婷;阿热阿依·海依拉提;卞赛赛;高窦;代婧;
牛病毒性腹泻病(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牛重要传染病,该病以腹泻、急慢性黏膜病、免疫耐受和持续感染、免疫抑制、繁殖障碍等为主要特征。由于该病分布广泛,世界大多数养牛国家都存在,并且该病的防控尚无有效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疫苗,给世界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用于诊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方法很多,病原学检测主要用电镜技术和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主要有琼脂扩散试验、微量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主要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和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病在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
2018年01期 No.541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段进刚;雷程红;葛婷;阿热阿依·海依拉提;卞赛赛;高窦;代婧;
牛病毒性腹泻病(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牛重要传染病,该病以腹泻、急慢性黏膜病、免疫耐受和持续感染、免疫抑制、繁殖障碍等为主要特征。由于该病分布广泛,世界大多数养牛国家都存在,并且该病的防控尚无有效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疫苗,给世界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用于诊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方法很多,病原学检测主要用电镜技术和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主要有琼脂扩散试验、微量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主要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和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病在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
2018年01期 No.541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王春亮;熊前;杨前勇;叶俊华;吴衍;
动物繁殖是动物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辅助繁殖技术对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中,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阐述了人工授精及精液冷冻保存、定时输精技术、卵泡浆内精子注射、卵母细胞和胚胎冷冻保存、合子和配子输卵管内移植、纳米技术、激光技术等七个方面的动物辅助繁殖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新的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2018年01期 No.541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春亮;熊前;杨前勇;叶俊华;吴衍;
动物繁殖是动物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辅助繁殖技术对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中,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阐述了人工授精及精液冷冻保存、定时输精技术、卵泡浆内精子注射、卵母细胞和胚胎冷冻保存、合子和配子输卵管内移植、纳米技术、激光技术等七个方面的动物辅助繁殖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新的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2018年01期 No.541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冬杰;李忠秋;汪亮;王文涛;何鑫淼;刘娣;
为了研究低温环境对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以及民猪和大白猪对低温环境耐受能力的差异,试验选择6头民猪和6头大白猪进行试验,常温对照组置于(18±2)℃的供热舍内饲养,冷处理组置于(8±2)℃的无供热舍内饲养,试验期为15 d;试验结束时屠宰试验猪只,取背最长肌、股四头肌和肝脏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对线粒体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民猪还是大白猪,在颤栗性产热中,背最长肌占优势,而肝脏内线粒体数量无显著变化。推测在8℃左右的低温环境下,民猪和大白猪无论是颤栗性产热还是非颤栗性产热均无明显差异,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能发生在更低的环境温度下。
2018年01期 No.541 100-102+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冬杰;李忠秋;汪亮;王文涛;何鑫淼;刘娣;
为了研究低温环境对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以及民猪和大白猪对低温环境耐受能力的差异,试验选择6头民猪和6头大白猪进行试验,常温对照组置于(18±2)℃的供热舍内饲养,冷处理组置于(8±2)℃的无供热舍内饲养,试验期为15 d;试验结束时屠宰试验猪只,取背最长肌、股四头肌和肝脏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对线粒体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民猪还是大白猪,在颤栗性产热中,背最长肌占优势,而肝脏内线粒体数量无显著变化。推测在8℃左右的低温环境下,民猪和大白猪无论是颤栗性产热还是非颤栗性产热均无明显差异,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能发生在更低的环境温度下。
2018年01期 No.541 100-102+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邢月超;汪顺伟;孙梦;温晶;王娜;杨康;张宇霆;岳巍;岳顺利;周佳勃;谭景和;
为了研究pH值变化对猪精液液态保存效果的影响,找到适合猪精液液态保存pH值,从而改进液态保存液的配方,提高人工授精效率,试验比较了不同pH值条件下猪精液液态保存效果,通过检测精子活力、存活时间、顶体完整性和质膜完整性等参数,研究pH值变化对猪精液液态保存效果的影响,并尝试改进保存缓冲液。结果表明:采用Androhep保存时,最佳初始保存pH值为6.40。在保存的第3天稳定pH值组能够显著提高精子活力(P<0.05),用2-吗啉乙磺酸(MES)代替Androhep保存液中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在保存的第3天能显著提高精子活力、存活时间(P<0.05),同时维持更高的质膜完整性,但是顶体完整性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采用能够稳定pH值的保存液更有利于精液常温保存。
2018年01期 No.541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邢月超;汪顺伟;孙梦;温晶;王娜;杨康;张宇霆;岳巍;岳顺利;周佳勃;谭景和;
为了研究pH值变化对猪精液液态保存效果的影响,找到适合猪精液液态保存pH值,从而改进液态保存液的配方,提高人工授精效率,试验比较了不同pH值条件下猪精液液态保存效果,通过检测精子活力、存活时间、顶体完整性和质膜完整性等参数,研究pH值变化对猪精液液态保存效果的影响,并尝试改进保存缓冲液。结果表明:采用Androhep保存时,最佳初始保存pH值为6.40。在保存的第3天稳定pH值组能够显著提高精子活力(P<0.05),用2-吗啉乙磺酸(MES)代替Androhep保存液中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在保存的第3天能显著提高精子活力、存活时间(P<0.05),同时维持更高的质膜完整性,但是顶体完整性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采用能够稳定pH值的保存液更有利于精液常温保存。
2018年01期 No.541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苏日嘎;赵一萍;李蓓;乌尼尔夫;乌英嘎;纳日嘎;白东义;芒来;
为了进一步了解蒙古马超群的耐力性能形成的分子机理,试验对蒙古马训练前后肌肉组织中肌球蛋白(MHC)-Ⅰ和肌钙蛋白1(TNNC1)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以6匹2岁的雌性蒙古马为试验对象,以自然状态和耐力训练后的状态为变异因素,采用q PCR的方法检测经耐力训练后蒙古马肌肉中MHC-Ⅰ和TNNC1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经训练后蒙古马肌肉中MHC-Ⅰ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训练前(P<0.01),而TNNC1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训练前(P<0.01)。
2018年01期 No.541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苏日嘎;赵一萍;李蓓;乌尼尔夫;乌英嘎;纳日嘎;白东义;芒来;
为了进一步了解蒙古马超群的耐力性能形成的分子机理,试验对蒙古马训练前后肌肉组织中肌球蛋白(MHC)-Ⅰ和肌钙蛋白1(TNNC1)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以6匹2岁的雌性蒙古马为试验对象,以自然状态和耐力训练后的状态为变异因素,采用q PCR的方法检测经耐力训练后蒙古马肌肉中MHC-Ⅰ和TNNC1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经训练后蒙古马肌肉中MHC-Ⅰ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训练前(P<0.01),而TNNC1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训练前(P<0.01)。
2018年01期 No.541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华蕊;张海文;吴科榜;
为了通过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人工授精等扩繁技术增加海南黑山羊种群数量,试验以发情、妊娠、哺乳、空怀四个时期的黑山羊母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繁殖周期母羊血清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催乳素(PRL)、孕酮(P4)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黑山羊母羊在整个繁殖周期中生殖激素的分泌规律。结果表明:FSH与LH分泌规律基本一致,整个繁殖周期中呈现先下降(发情期到妊娠期)后上升(哺乳期到空怀期)的趋势;进入妊娠期后E2分泌量减少,哺乳期过后分泌量逐渐恢复;各个时期PRL分泌变化不显著(P>0.05);妊娠期P4分泌水平极显著高于非妊娠时期(P<0.01)。说明海南黑山羊在繁殖周期中生殖激素的分泌有一定规律,可以作为扩繁新技术应用的理论依据。
2018年01期 No.541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华蕊;张海文;吴科榜;
为了通过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人工授精等扩繁技术增加海南黑山羊种群数量,试验以发情、妊娠、哺乳、空怀四个时期的黑山羊母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繁殖周期母羊血清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催乳素(PRL)、孕酮(P4)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黑山羊母羊在整个繁殖周期中生殖激素的分泌规律。结果表明:FSH与LH分泌规律基本一致,整个繁殖周期中呈现先下降(发情期到妊娠期)后上升(哺乳期到空怀期)的趋势;进入妊娠期后E2分泌量减少,哺乳期过后分泌量逐渐恢复;各个时期PRL分泌变化不显著(P>0.05);妊娠期P4分泌水平极显著高于非妊娠时期(P<0.01)。说明海南黑山羊在繁殖周期中生殖激素的分泌有一定规律,可以作为扩繁新技术应用的理论依据。
2018年01期 No.541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郑永富;陈晓利;韩春梅;高庆华;
为了获得准确的奶牛冻精差异蛋白二维电泳(2-DE)分析结果,试验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即改良TRIzol裂解法、改良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和尿素盐酸胍裂解法,对奶牛冻精蛋白进行裂解,通过蛋白核酸浓度测定仪测定不同裂解法提取的蛋白量,用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方法提取的蛋白量。结果表明:随着精子数量的增加,裂解获得的蛋白量随之增加,改良TRIzol裂解法得到的蛋白量最高,尿素盐酸胍裂解法最低,改良TRIzol裂解法精子数为2.0×107、3.0×107和4.0×107个时蛋白量分别为(1.73±0.07),(1.94±0.05),(2.50±0.38)μg/μL,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三种不同裂解方法上样量均为25μL,即含蛋白质26.21~62.5μg,不同上样蛋白量比较,精子数3.0×10~7个获得的条带最清晰、无粘连;蛋白条带分布的比较,改良TCA-丙酮沉淀法获得的条带多集中在50~85 ku区域,而改良TRIzol裂解法在30~50 ku区域和14~25 ku区域(精子数为3.0×10~7和4.0×10~7个)。说明精子数为3.0×10~7个时采用改良TRIzol裂解法能得到更丰富、更全面的精子蛋白质种类,有利于二维电泳(2-DE)分析寻找差异蛋白质,为后续试验奠定基础。
2018年01期 No.541 115-118+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永富;陈晓利;韩春梅;高庆华;
为了获得准确的奶牛冻精差异蛋白二维电泳(2-DE)分析结果,试验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即改良TRIzol裂解法、改良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和尿素盐酸胍裂解法,对奶牛冻精蛋白进行裂解,通过蛋白核酸浓度测定仪测定不同裂解法提取的蛋白量,用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方法提取的蛋白量。结果表明:随着精子数量的增加,裂解获得的蛋白量随之增加,改良TRIzol裂解法得到的蛋白量最高,尿素盐酸胍裂解法最低,改良TRIzol裂解法精子数为2.0×107、3.0×107和4.0×107个时蛋白量分别为(1.73±0.07),(1.94±0.05),(2.50±0.38)μg/μL,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三种不同裂解方法上样量均为25μL,即含蛋白质26.21~62.5μg,不同上样蛋白量比较,精子数3.0×10~7个获得的条带最清晰、无粘连;蛋白条带分布的比较,改良TCA-丙酮沉淀法获得的条带多集中在50~85 ku区域,而改良TRIzol裂解法在30~50 ku区域和14~25 ku区域(精子数为3.0×10~7和4.0×10~7个)。说明精子数为3.0×10~7个时采用改良TRIzol裂解法能得到更丰富、更全面的精子蛋白质种类,有利于二维电泳(2-DE)分析寻找差异蛋白质,为后续试验奠定基础。
2018年01期 No.541 115-118+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颖;李维;李洪林;祖盘玉;林家栋;张福平;张蓝艺;
为了选择和培育品种特征明显、个体优良、均匀度好、生产性能高的黔东南小香鸡种公鸡,试验根据黔东南小香鸡的品种特性、生长性能和育种纪录,制订出壳、7周龄、18周龄的种公鸡评分标准,采用评分标准进行了出壳、7周龄、18周龄种公鸡的选择,并探讨了饲养管理方式对种公鸡生长发育和种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壳、7周龄、18周龄种公鸡选留率分别为89.60%、87.39%、90.55%,体重分别为(26.22±4.13)、(451.25±45.94)、(1 445±150.14)g;7,18周龄日增重分别为10.02,12.38 g;7,18周龄料重比分别为3.14,3.36。在出壳、7周龄、18周龄时,根据评分标准选择优秀的黔东南小香鸡种公鸡,结合雏鸡公母分饲、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和营养水平、合理的通风换气和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严格的免疫程序、加强疫病防治和环境消毒等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可以进一步培育出受精率高、孵化率高、种用时间长等种用性能高的优质黔东南小香鸡种公鸡。
2018年01期 No.541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颖;李维;李洪林;祖盘玉;林家栋;张福平;张蓝艺;
为了选择和培育品种特征明显、个体优良、均匀度好、生产性能高的黔东南小香鸡种公鸡,试验根据黔东南小香鸡的品种特性、生长性能和育种纪录,制订出壳、7周龄、18周龄的种公鸡评分标准,采用评分标准进行了出壳、7周龄、18周龄种公鸡的选择,并探讨了饲养管理方式对种公鸡生长发育和种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壳、7周龄、18周龄种公鸡选留率分别为89.60%、87.39%、90.55%,体重分别为(26.22±4.13)、(451.25±45.94)、(1 445±150.14)g;7,18周龄日增重分别为10.02,12.38 g;7,18周龄料重比分别为3.14,3.36。在出壳、7周龄、18周龄时,根据评分标准选择优秀的黔东南小香鸡种公鸡,结合雏鸡公母分饲、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和营养水平、合理的通风换气和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严格的免疫程序、加强疫病防治和环境消毒等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可以进一步培育出受精率高、孵化率高、种用时间长等种用性能高的优质黔东南小香鸡种公鸡。
2018年01期 No.541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苏晶;姜英杰;贡汉坤;
为了研究不同硒源对鸭组织中硒含量的影响,试验将210只10日龄鸭随机均分成1个对照组和6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每组3个重复,在第10,20,30天从各组的每个重复中任取2只鸭,分别测定鸭肫、鸭腿肉、鸭血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鸭肫、鸭腿肉和鸭血对富硒酵母中硒的吸收效果更好,与饲喂20 d 2 mg/kg亚硒酸钠相比,饲喂20 d2 mg/kg富硒酵母的鸭肫、鸭腿肉、鸭血中硒含量分别高51%、30%、35%。鸭血中硒的富集速度最快、鸭肫次之,鸭腿肉最慢。从富硒的角度来讲,饲喂硒源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
2018年01期 No.541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苏晶;姜英杰;贡汉坤;
为了研究不同硒源对鸭组织中硒含量的影响,试验将210只10日龄鸭随机均分成1个对照组和6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每组3个重复,在第10,20,30天从各组的每个重复中任取2只鸭,分别测定鸭肫、鸭腿肉、鸭血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鸭肫、鸭腿肉和鸭血对富硒酵母中硒的吸收效果更好,与饲喂20 d 2 mg/kg亚硒酸钠相比,饲喂20 d2 mg/kg富硒酵母的鸭肫、鸭腿肉、鸭血中硒含量分别高51%、30%、35%。鸭血中硒的富集速度最快、鸭肫次之,鸭腿肉最慢。从富硒的角度来讲,饲喂硒源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
2018年01期 No.541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晓亮;段栋梁;韩一超;穆秀梅;淡江华;陈剑波;韩文儒;王树华;
为评估华北地区保育猪舍空气环境质量,对舍内温度、湿度及CO_2、NH_3、总悬浮颗粒物(TSP)和气载需氧菌浓度等开展长期连续监测,并对这些指标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春、秋季,保育舍内CO_2、NH_3浓度日变化均呈现早晚高、下午低的趋势,夏季CO_2、NH_3浓度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1),春、秋、冬季大部分时间点CO_2浓度超过4 000 mg/m~3;保育猪舍TSP浓度日变化呈现白天高、晚上低的趋势,08:30浓度最高,22:30浓度最低,季节性变化趋势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在春、夏、秋季,保育猪舍气载需氧菌浓度呈现早晚高、下午低的趋势,冬季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此外,部分CO_2、TSP和气载需氧菌浓度值超出国家标准范围,有待采取相应措施。
2018年01期 No.541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程晓亮;段栋梁;韩一超;穆秀梅;淡江华;陈剑波;韩文儒;王树华;
为评估华北地区保育猪舍空气环境质量,对舍内温度、湿度及CO_2、NH_3、总悬浮颗粒物(TSP)和气载需氧菌浓度等开展长期连续监测,并对这些指标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春、秋季,保育舍内CO_2、NH_3浓度日变化均呈现早晚高、下午低的趋势,夏季CO_2、NH_3浓度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1),春、秋、冬季大部分时间点CO_2浓度超过4 000 mg/m~3;保育猪舍TSP浓度日变化呈现白天高、晚上低的趋势,08:30浓度最高,22:30浓度最低,季节性变化趋势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在春、夏、秋季,保育猪舍气载需氧菌浓度呈现早晚高、下午低的趋势,冬季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此外,部分CO_2、TSP和气载需氧菌浓度值超出国家标准范围,有待采取相应措施。
2018年01期 No.541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丽芬;
为了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槐山羊羔羊增重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4月龄左右槐山羊羔羊36只,随机均分成3组,试验1组为高能组,饲喂日粮A;试验2组为高能高蛋白组,饲喂日粮B;对照组饲喂日粮C(常规)。连续试验6个月,自饲养的第1个月末开始,每月称量空腹体重,并在羊只300日龄屠宰,分析日增重、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试验1,2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2组屠宰率、净肉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干皮重和皮张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p H值、肉色、失水率和熟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高能量和高能高蛋白水平饲喂槐山羊可以提高日增重,对羊肉品质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018年01期 No.541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丽芬;
为了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槐山羊羔羊增重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4月龄左右槐山羊羔羊36只,随机均分成3组,试验1组为高能组,饲喂日粮A;试验2组为高能高蛋白组,饲喂日粮B;对照组饲喂日粮C(常规)。连续试验6个月,自饲养的第1个月末开始,每月称量空腹体重,并在羊只300日龄屠宰,分析日增重、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试验1,2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2组屠宰率、净肉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干皮重和皮张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p H值、肉色、失水率和熟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高能量和高能高蛋白水平饲喂槐山羊可以提高日增重,对羊肉品质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018年01期 No.541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维婷;王东亮;柳尧波;胡鹏;汝医;龚得深;李东阳;王守经;
<正>驴肉与猪、牛、羊、鸡肉相比,具有高蛋白、高氨基酸、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理想的动物性食品原料,我国历代将驴肉视为滋补佳品。近年来,驴肉的消费需求逐年增加,肉用驴的饲养及屠宰加工规模也逐渐增长[1];但与其他畜种相比,驴的屠宰、驴肉加工方面的研究严重滞后。在其他肉类研究中发现,不适当的冷却程序能够造成食用品质的劣化,甚至产生PSE肉,冷却时间的控制是宰后品质成熟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预冷方式的选择
2018年01期 No.541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维婷;王东亮;柳尧波;胡鹏;汝医;龚得深;李东阳;王守经;
<正>驴肉与猪、牛、羊、鸡肉相比,具有高蛋白、高氨基酸、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理想的动物性食品原料,我国历代将驴肉视为滋补佳品。近年来,驴肉的消费需求逐年增加,肉用驴的饲养及屠宰加工规模也逐渐增长[1];但与其他畜种相比,驴的屠宰、驴肉加工方面的研究严重滞后。在其他肉类研究中发现,不适当的冷却程序能够造成食用品质的劣化,甚至产生PSE肉,冷却时间的控制是宰后品质成熟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预冷方式的选择
2018年01期 No.541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崔晓娜;
<正>杜仲是我国传统中药的一种,活性成分种类丰富,主要有苯丙素类化合物、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杜仲胶[1-2]。杜仲具有降血压、抗氧化抗衰老、强筋健骨、补肝肾安胎等功效[3],富含的维生素E和矿物质元素还具有营养作用。近年来有关杜仲对畜产品品质的研究已经屡有报道[4-5]。试验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杜仲皮粉,研究对猪肉品质的改善效果,以期为实现绿色、健康猪肉生产提供新的可选添加剂类型。
2018年01期 No.541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崔晓娜;
<正>杜仲是我国传统中药的一种,活性成分种类丰富,主要有苯丙素类化合物、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杜仲胶[1-2]。杜仲具有降血压、抗氧化抗衰老、强筋健骨、补肝肾安胎等功效[3],富含的维生素E和矿物质元素还具有营养作用。近年来有关杜仲对畜产品品质的研究已经屡有报道[4-5]。试验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杜仲皮粉,研究对猪肉品质的改善效果,以期为实现绿色、健康猪肉生产提供新的可选添加剂类型。
2018年01期 No.541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龚旺;宋德平;唐玉新;王望宝;张敏;李昊;张帆帆;周信荣;
为了了解公猪精液是否携带病毒,试验采用PCR/RT-PCR技术对采自江西省3个规模化猪场的111份公猪精液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 V)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个规模化猪场的公猪精液都有不同程度的带毒情况,A猪场和B猪场均检出了PRRSV、PRV和PCV-2三种病毒,C猪场检出了PRRSV和PCV-2两种病毒,所有猪场均未检出PEDV和PDCo V。在111份样品中,PCV-2的阳性率最高,为74.77%;其次是PRV,阳性率为15.32%;PRRSV的阳性率为9.91%;同时还发现存在PRRSV+PCV-2和PCV-2+PRV混合感染的情况,其混合感染率分别为9.01%和13.51%。说明公猪精液也能作为多种病毒,特别是影响猪只健康的重要病毒的传播媒介,从而给猪群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2018年01期 No.541 137-140+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龚旺;宋德平;唐玉新;王望宝;张敏;李昊;张帆帆;周信荣;
为了了解公猪精液是否携带病毒,试验采用PCR/RT-PCR技术对采自江西省3个规模化猪场的111份公猪精液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 V)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个规模化猪场的公猪精液都有不同程度的带毒情况,A猪场和B猪场均检出了PRRSV、PRV和PCV-2三种病毒,C猪场检出了PRRSV和PCV-2两种病毒,所有猪场均未检出PEDV和PDCo V。在111份样品中,PCV-2的阳性率最高,为74.77%;其次是PRV,阳性率为15.32%;PRRSV的阳性率为9.91%;同时还发现存在PRRSV+PCV-2和PCV-2+PRV混合感染的情况,其混合感染率分别为9.01%和13.51%。说明公猪精液也能作为多种病毒,特别是影响猪只健康的重要病毒的传播媒介,从而给猪群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2018年01期 No.541 137-140+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沈文康;谢芝勋;王盛;黄莉;谢丽基;黄娇玲;曾婷婷;张艳芳;张民秀;罗思思;范晴;谢志勤;邓显文;
为了研究绿猴肾(Vero)细胞中禽呼肠孤病毒(ARV)的增殖特性,试验采用了光学显微镜观察、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测定、RT-PCR检测等方法对细胞培养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RV S1133毒株在Vero细胞中能有效增殖,并出现细胞破碎、萎缩、抱团、脱落、边缘模糊、胞体变大,甚至死亡等典型的细胞病变(CPE);RT-PCR检测成功扩增出一条大小为1 248 bp的条带;ARV在感染Vero细胞后会经历三个时期,即潜伏期、快速增长期、稳定期,并在稳定期病毒效价达到峰值,TCID50为1×10~(-8.46)/0.1 m L。
2018年01期 No.541 141-14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5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沈文康;谢芝勋;王盛;黄莉;谢丽基;黄娇玲;曾婷婷;张艳芳;张民秀;罗思思;范晴;谢志勤;邓显文;
为了研究绿猴肾(Vero)细胞中禽呼肠孤病毒(ARV)的增殖特性,试验采用了光学显微镜观察、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测定、RT-PCR检测等方法对细胞培养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RV S1133毒株在Vero细胞中能有效增殖,并出现细胞破碎、萎缩、抱团、脱落、边缘模糊、胞体变大,甚至死亡等典型的细胞病变(CPE);RT-PCR检测成功扩增出一条大小为1 248 bp的条带;ARV在感染Vero细胞后会经历三个时期,即潜伏期、快速增长期、稳定期,并在稳定期病毒效价达到峰值,TCID50为1×10~(-8.46)/0.1 m L。
2018年01期 No.541 141-14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5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凤求;何永龙;侯月娥;伍建敏;李中圣;王贵平;
为了证实广东阳江某猪场存在猪伪狂犬病毒(PRV)强毒力野毒感染,试验采用病毒分离鉴定及仔猪攻毒试验的方法,对该猪场保育猪群病料中存在的病毒进行分离鉴定,以及用15日龄含有母源抗体(中和效价水平为1∶16)的仔猪进行毒株致病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病料中成功分离出1株PRV野毒株GD-1406株;经滴鼻攻毒,试验Ⅰ组(病毒攻毒效价为1×106TCID50/m L)仔猪攻毒后第5天全部死亡,试验Ⅱ组(病毒攻毒效价为1×104TCID50/m L)仔猪攻毒后第4天死亡率达80%,第6天全部死亡;病理剖检显示,分离的PRV对试验组仔猪的多种组织器官造成肉眼可见的损伤,对照组正常。说明该猪场保育猪群中有PRV野毒强毒株存在。
2018年01期 No.541 144-147+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9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凤求;何永龙;侯月娥;伍建敏;李中圣;王贵平;
为了证实广东阳江某猪场存在猪伪狂犬病毒(PRV)强毒力野毒感染,试验采用病毒分离鉴定及仔猪攻毒试验的方法,对该猪场保育猪群病料中存在的病毒进行分离鉴定,以及用15日龄含有母源抗体(中和效价水平为1∶16)的仔猪进行毒株致病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病料中成功分离出1株PRV野毒株GD-1406株;经滴鼻攻毒,试验Ⅰ组(病毒攻毒效价为1×106TCID50/m L)仔猪攻毒后第5天全部死亡,试验Ⅱ组(病毒攻毒效价为1×104TCID50/m L)仔猪攻毒后第4天死亡率达80%,第6天全部死亡;病理剖检显示,分离的PRV对试验组仔猪的多种组织器官造成肉眼可见的损伤,对照组正常。说明该猪场保育猪群中有PRV野毒强毒株存在。
2018年01期 No.541 144-147+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9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文双云;李国江;沙万里;刘东旭;闫满;卢松岩;王喜伟;
为了确诊吉林省某规模化猪场是否感染猪伪狂犬病(PR),试验采用临床症状观察、剖检、gE-ELISA、病毒核酸提取、PCR鉴定、DNA纯化与测序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PR净化方案。结果表明:该猪场发生了PR;为了净化PR,应用建立的PR净化方案,2个月后再进行gE-ELISA检测,结果所有种猪均为PR阴性。说明净化方案效果显著。
2018年01期 No.541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文双云;李国江;沙万里;刘东旭;闫满;卢松岩;王喜伟;
为了确诊吉林省某规模化猪场是否感染猪伪狂犬病(PR),试验采用临床症状观察、剖检、gE-ELISA、病毒核酸提取、PCR鉴定、DNA纯化与测序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PR净化方案。结果表明:该猪场发生了PR;为了净化PR,应用建立的PR净化方案,2个月后再进行gE-ELISA检测,结果所有种猪均为PR阴性。说明净化方案效果显著。
2018年01期 No.541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鲜思美;李鹏飞;李婷;顾丽群;陈元翠;刘宗胜;张习本;
为了研究羊口疮病毒(Orf V)粒子的形态,试验采用透射电镜对Orf V地方分离株感染的体外培养MDBK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负染痂皮病料悬液的病毒粒子呈卵圆形线团样,表面呈绳索样缠绕结构,大小为150~200 nm×230~270 nm,病毒粒子外有双层被膜包裹;OrfV地方分离株感染MDBK细胞在48 h后可见细胞变圆、聚集、融合、拉网甚至脱落的细胞病变(CPE);超薄切片可见病毒粒子存在于细胞浆内,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获得囊膜成熟病毒粒子和未成熟病毒粒子的表面均呈现两种形态,即表面呈绳索样的病毒粒子和表面无绳索样的病毒粒子;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表面的微绒毛脱落,细胞浆空泡增多,内质网扩张呈囊状。说明OrfV能够在MDBK细胞内增殖。
2018年01期 No.541 151-15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8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鲜思美;李鹏飞;李婷;顾丽群;陈元翠;刘宗胜;张习本;
为了研究羊口疮病毒(Orf V)粒子的形态,试验采用透射电镜对Orf V地方分离株感染的体外培养MDBK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负染痂皮病料悬液的病毒粒子呈卵圆形线团样,表面呈绳索样缠绕结构,大小为150~200 nm×230~270 nm,病毒粒子外有双层被膜包裹;OrfV地方分离株感染MDBK细胞在48 h后可见细胞变圆、聚集、融合、拉网甚至脱落的细胞病变(CPE);超薄切片可见病毒粒子存在于细胞浆内,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获得囊膜成熟病毒粒子和未成熟病毒粒子的表面均呈现两种形态,即表面呈绳索样的病毒粒子和表面无绳索样的病毒粒子;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表面的微绒毛脱落,细胞浆空泡增多,内质网扩张呈囊状。说明OrfV能够在MDBK细胞内增殖。
2018年01期 No.541 151-15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8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明月;郭定宗;李鹏飞;温华军;周东海;
为了了解野生麋鹿死亡原因及生活地区存在的病原菌,找出安全高效的药物,提高麋鹿存活率,对其生存地区疫病进行合理防控,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显微镜检、PCR扩增、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并通过细菌耐药性试验对2016年8月份湖北石首市野生麋鹿自然保护区随机采集的10份麋鹿粪便样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该批粪便样本中分离得到6株大肠杆菌、1株嗜水气单胞菌和1株变形假单胞菌。6株大肠杆菌和1株嗜水气单胞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新霉素、恩诺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丁胺卡那、氟苯尼考、诺氟沙星均敏感;嗜水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6株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0,中介率为50%,耐药率为50%。大肠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都有一定程度的致病性。
2018年01期 No.541 154-156+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明月;郭定宗;李鹏飞;温华军;周东海;
为了了解野生麋鹿死亡原因及生活地区存在的病原菌,找出安全高效的药物,提高麋鹿存活率,对其生存地区疫病进行合理防控,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显微镜检、PCR扩增、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并通过细菌耐药性试验对2016年8月份湖北石首市野生麋鹿自然保护区随机采集的10份麋鹿粪便样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该批粪便样本中分离得到6株大肠杆菌、1株嗜水气单胞菌和1株变形假单胞菌。6株大肠杆菌和1株嗜水气单胞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新霉素、恩诺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丁胺卡那、氟苯尼考、诺氟沙星均敏感;嗜水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6株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0,中介率为50%,耐药率为50%。大肠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都有一定程度的致病性。
2018年01期 No.541 154-156+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秋瑾;原冬伟;王晓雅;张佳韧;刘宏睿;范文禄;任永鑫;
为了建立完善、快速、高效肝脏纤维化动物模型,试验采用乙醇灌胃、高脂饲料喂养、高糖饮水等复合因素,并结合腹腔注射CCl_4建立大鼠肝脏纤维化模型,并对肝脏纤维化形成病变和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因素的改良能够促进大鼠肝脏纤维化的形成,造模8周大鼠肝脏细胞变性坏死,汇管区和肝小叶间纤维组织增生,可见胶原纤维沉积,形成典型肝脏纤维化的假小叶病变;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伽马谷氨酰胺转肽酶、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与纤维化形成密切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均呈阳性反应。说明试验建立的肝脏纤维化改良方法成功率高,形成时间短,模型稳定。
2018年01期 No.541 157-159+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6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秋瑾;原冬伟;王晓雅;张佳韧;刘宏睿;范文禄;任永鑫;
为了建立完善、快速、高效肝脏纤维化动物模型,试验采用乙醇灌胃、高脂饲料喂养、高糖饮水等复合因素,并结合腹腔注射CCl_4建立大鼠肝脏纤维化模型,并对肝脏纤维化形成病变和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因素的改良能够促进大鼠肝脏纤维化的形成,造模8周大鼠肝脏细胞变性坏死,汇管区和肝小叶间纤维组织增生,可见胶原纤维沉积,形成典型肝脏纤维化的假小叶病变;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伽马谷氨酰胺转肽酶、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与纤维化形成密切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均呈阳性反应。说明试验建立的肝脏纤维化改良方法成功率高,形成时间短,模型稳定。
2018年01期 No.541 157-159+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6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慧萍;高睿;
<正>肉鸡腹水综合征(broiler ascites syndrome,AS),又称腹水征、心衰综合征、高海拔病、肺动脉高压综合征、肉鸡水肿病、水肚等,是以腹腔严重积水、肺脏淤血水肿、心脏扩张肥大衰竭为特征的疾病[1-6]。不同品种肉鸡对腹水综合征的敏感性不同,快大型肉仔鸡如爱拔益加(AA)、科宝、罗斯等在快速生长期多发,其他品种肉鸡、蛋鸡及土种鸡则很少发生[1-6]。在我国冬春季节发病多,发病率高达20%,死亡率可达
2018年01期 No.541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4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杨慧萍;高睿;
<正>肉鸡腹水综合征(broiler ascites syndrome,AS),又称腹水征、心衰综合征、高海拔病、肺动脉高压综合征、肉鸡水肿病、水肚等,是以腹腔严重积水、肺脏淤血水肿、心脏扩张肥大衰竭为特征的疾病[1-6]。不同品种肉鸡对腹水综合征的敏感性不同,快大型肉仔鸡如爱拔益加(AA)、科宝、罗斯等在快速生长期多发,其他品种肉鸡、蛋鸡及土种鸡则很少发生[1-6]。在我国冬春季节发病多,发病率高达20%,死亡率可达
2018年01期 No.541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4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康芙蓉;赵丽丽;徐凯璐;杨鑫章;龙治雨;丁伟虹;
为了揭示不同燕麦品种种子萌发期对钙盐胁迫的适应机制,比较不同燕麦品种对钙盐的适应能力,为燕麦品种在岩溶山区的引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对6个燕麦品种种子采用0,10,50,100,150 mmol/L CaCl_2模拟钙盐胁迫,比较分析品种间7个萌发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供试品种对钙盐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各燕麦品种的相对芽长(除燕麦ESK)、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均随着钙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CaCl_2溶液浓度为50 mmol/L时(除燕麦ESK和燕麦兰著顿的相对芽长外)达到最大值。利用主成分分析将7个萌发指标转化为三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7.56%,其中第一主成分为种苗生长因子,第二主成分为种子萌发因子,第三主成分为种苗健康因子。在综合考虑各主成分权重的基础上,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出供试燕麦品种耐钙盐性顺序为燕麦ESK>燕麦奥塔>青海444燕麦>燕麦甘早>青海白燕麦>燕麦兰普顿。
2018年01期 No.541 163-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康芙蓉;赵丽丽;徐凯璐;杨鑫章;龙治雨;丁伟虹;
为了揭示不同燕麦品种种子萌发期对钙盐胁迫的适应机制,比较不同燕麦品种对钙盐的适应能力,为燕麦品种在岩溶山区的引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对6个燕麦品种种子采用0,10,50,100,150 mmol/L CaCl_2模拟钙盐胁迫,比较分析品种间7个萌发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供试品种对钙盐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各燕麦品种的相对芽长(除燕麦ESK)、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均随着钙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CaCl_2溶液浓度为50 mmol/L时(除燕麦ESK和燕麦兰著顿的相对芽长外)达到最大值。利用主成分分析将7个萌发指标转化为三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7.56%,其中第一主成分为种苗生长因子,第二主成分为种子萌发因子,第三主成分为种苗健康因子。在综合考虑各主成分权重的基础上,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出供试燕麦品种耐钙盐性顺序为燕麦ESK>燕麦奥塔>青海444燕麦>燕麦甘早>青海白燕麦>燕麦兰普顿。
2018年01期 No.541 163-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波;林浩;
为了研究苏打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的生理生化反应,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 HCO3混合液对紫花苜蓿的幼苗进行盐碱胁迫,测定紫花苜蓿幼苗在受到不同浓度的苏打盐碱胁迫时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分析苏打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生理生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苏打盐碱浓度为50~150 mmol/L时,紫花苜蓿叶片的甜菜碱、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三项生理指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两种抗氧化酶活性会随着苏打盐碱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5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当胁迫浓度超过150 mmol/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叶片的甜菜碱、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及SOD、POD活性均下降。
2018年01期 No.541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李波;林浩;
为了研究苏打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的生理生化反应,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 HCO3混合液对紫花苜蓿的幼苗进行盐碱胁迫,测定紫花苜蓿幼苗在受到不同浓度的苏打盐碱胁迫时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分析苏打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生理生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苏打盐碱浓度为50~150 mmol/L时,紫花苜蓿叶片的甜菜碱、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三项生理指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两种抗氧化酶活性会随着苏打盐碱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5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当胁迫浓度超过150 mmol/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叶片的甜菜碱、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及SOD、POD活性均下降。
2018年01期 No.541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耀森;褚秀玲;苏建青;尹贵军;
为了研究自拟中药方剂对种公驴精液品质的改善作用和性欲能力提升的效果,试验将20头黑毛驴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头每天分别用药500,300 g,共试验35 d,评价用药前后种公驴在精液品质和性欲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种公驴的射精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畸形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射精时间极显著延长(P<0.01),精子活力提高,而且高剂量更有效。说明本自拟中药方剂能有效改善黑毛驴的精液品质,提高黑毛驴的繁殖性能。
2018年01期 No.541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杨耀森;褚秀玲;苏建青;尹贵军;
为了研究自拟中药方剂对种公驴精液品质的改善作用和性欲能力提升的效果,试验将20头黑毛驴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头每天分别用药500,300 g,共试验35 d,评价用药前后种公驴在精液品质和性欲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种公驴的射精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畸形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射精时间极显著延长(P<0.01),精子活力提高,而且高剂量更有效。说明本自拟中药方剂能有效改善黑毛驴的精液品质,提高黑毛驴的繁殖性能。
2018年01期 No.541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宋雪莹;李伟;郭春晖;刘学良;张智慧;蒋薇;海龙;王佳厚;
为了研究复合矿物质舔砖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分组饲喂的方法,将体重和体尺相近、体况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羊只分为对照组、舍内育肥组和放牧育肥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两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补饲舔砖。结果表明:补饲复合矿物质舔砖可明显提高育肥羊日增重,尤其是舍饲育肥组羊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补饲复合矿物质舔砖可有效提高育肥羊日粮的蛋白质利用率,提高机体免疫力。说明补饲复合矿物质舔砖可以提高育肥羊生长性能和免疫力。
2018年01期 No.541 17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宋雪莹;李伟;郭春晖;刘学良;张智慧;蒋薇;海龙;王佳厚;
为了研究复合矿物质舔砖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分组饲喂的方法,将体重和体尺相近、体况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羊只分为对照组、舍内育肥组和放牧育肥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两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补饲舔砖。结果表明:补饲复合矿物质舔砖可明显提高育肥羊日增重,尤其是舍饲育肥组羊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补饲复合矿物质舔砖可有效提高育肥羊日粮的蛋白质利用率,提高机体免疫力。说明补饲复合矿物质舔砖可以提高育肥羊生长性能和免疫力。
2018年01期 No.541 17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杨传强;董海龙;索朗斯珠;吴庆侠;
为了对牦牛源约氏乳酸杆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并明确其生物学特性,进而为运用于相关领域的临床探究提供理论根据,试验采用传统经典的MRS选择培养基,取牦牛小肠黏膜活检组织逐级纯化分离乳酸杆菌,然后对最终分离出的菌株做生理生化学判定及16S rRNA基因测序,并对其耐受强酸和高浓度胆盐、抑制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特性以及生物安全性等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从健康牦牛犊小肠黏膜活检组织中最终纯化出1株牦牛源约氏乳酸杆菌FYL1,可在MRS选择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能够耐受pH值为2的强酸和0.40%高浓度胆盐条件,对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11有着很好的抑制效果;而且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能,生理生化鉴定此菌株为约氏乳酸杆菌。说明该牦牛源约氏乳酸杆菌FYL1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对强酸、高浓度胆盐的耐受特性和抵抗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生物学性能皆较好。
2018年01期 No.541 176-180+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9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传强;董海龙;索朗斯珠;吴庆侠;
为了对牦牛源约氏乳酸杆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并明确其生物学特性,进而为运用于相关领域的临床探究提供理论根据,试验采用传统经典的MRS选择培养基,取牦牛小肠黏膜活检组织逐级纯化分离乳酸杆菌,然后对最终分离出的菌株做生理生化学判定及16S rRNA基因测序,并对其耐受强酸和高浓度胆盐、抑制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特性以及生物安全性等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从健康牦牛犊小肠黏膜活检组织中最终纯化出1株牦牛源约氏乳酸杆菌FYL1,可在MRS选择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能够耐受pH值为2的强酸和0.40%高浓度胆盐条件,对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11有着很好的抑制效果;而且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能,生理生化鉴定此菌株为约氏乳酸杆菌。说明该牦牛源约氏乳酸杆菌FYL1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对强酸、高浓度胆盐的耐受特性和抵抗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生物学性能皆较好。
2018年01期 No.541 176-180+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9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高思明;贾知锋;苏尼高娃;敖日格乐;王纯洁;
为了研究蒙药复方哈伦-1汤对冷应激小鼠抗氧化系统及脑-肠轴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试验用蒙药复方哈伦-1汤灌胃小鼠1周后,施以0℃或-20℃急性冷应激,1 h后眼前房采血分离血清,进行ELISA检测。结果表明:急性冷应激1 h后,蒙药复方哈伦-1汤高、中剂量组脑-肠轴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丙二醛(MDA)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20℃小鼠脑-肠轴中5-HT、NE、MDA浓度及T-AOC活性较0℃普遍升高,且多数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冷应激使小鼠脑-肠轴中5-HT、NE、MDA浓度及T-AOC活性升高,而蒙药复方哈伦-1汤高、中剂量可使之降低,以增强小鼠的抗冷应激能力,缓解机体的应激反应。
2018年01期 No.541 18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思明;贾知锋;苏尼高娃;敖日格乐;王纯洁;
为了研究蒙药复方哈伦-1汤对冷应激小鼠抗氧化系统及脑-肠轴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试验用蒙药复方哈伦-1汤灌胃小鼠1周后,施以0℃或-20℃急性冷应激,1 h后眼前房采血分离血清,进行ELISA检测。结果表明:急性冷应激1 h后,蒙药复方哈伦-1汤高、中剂量组脑-肠轴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丙二醛(MDA)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20℃小鼠脑-肠轴中5-HT、NE、MDA浓度及T-AOC活性较0℃普遍升高,且多数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冷应激使小鼠脑-肠轴中5-HT、NE、MDA浓度及T-AOC活性升高,而蒙药复方哈伦-1汤高、中剂量可使之降低,以增强小鼠的抗冷应激能力,缓解机体的应激反应。
2018年01期 No.541 18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盛程程;冯二凯;任飞;李文娟;陈立志;
为了实现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大规模生产,并使其可在以Vero细胞为细胞基质的病毒疫苗生产中应用,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对Vero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相关参数进行逐一摸索研究。结果表明:在3~5 g微载体、1 L培养体系中,使用DMEM培养基、血清浓度为8%~10%、初始接种密度为30~50个/球,采用灌流式培养方式可使细胞达到最佳状态。说明成功建立了Vero细胞生物反应器的微载体悬浮培养工艺。
2018年01期 No.541 186-189+257-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7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盛程程;冯二凯;任飞;李文娟;陈立志;
为了实现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大规模生产,并使其可在以Vero细胞为细胞基质的病毒疫苗生产中应用,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对Vero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相关参数进行逐一摸索研究。结果表明:在3~5 g微载体、1 L培养体系中,使用DMEM培养基、血清浓度为8%~10%、初始接种密度为30~50个/球,采用灌流式培养方式可使细胞达到最佳状态。说明成功建立了Vero细胞生物反应器的微载体悬浮培养工艺。
2018年01期 No.541 186-189+257-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7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郭旭升;彭新亮;林伟;赵良杰;马小鸽;
为了弄清甲醛、聚维酮碘、戊二醛、氯化钠对鲴鱼的急性毒性,采用半静态毒理试验法进行了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甲醛、聚维酮碘、戊二醛、氯化钠对黄尾鲴的安全浓度依次为18.29 mg/L、2.06 mg/L、2.09 mg/L、2 418.32 mg/L,其毒性强弱依次为聚维酮碘>戊二醛>甲醛>氯化钠。
2018年01期 No.541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旭升;彭新亮;林伟;赵良杰;马小鸽;
为了弄清甲醛、聚维酮碘、戊二醛、氯化钠对鲴鱼的急性毒性,采用半静态毒理试验法进行了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甲醛、聚维酮碘、戊二醛、氯化钠对黄尾鲴的安全浓度依次为18.29 mg/L、2.06 mg/L、2.09 mg/L、2 418.32 mg/L,其毒性强弱依次为聚维酮碘>戊二醛>甲醛>氯化钠。
2018年01期 No.541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馨;韩欢胜;章许冉;
为了摸索出适宜鹿血血红蛋白的酶解工艺,试验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蛋白酶解效果的4个因素,包括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p H值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鹿血血红蛋白酶解的最佳工艺为酶解温度56℃、酶解时间3.78 h、酶添加量4.2%、p H值9.56。在此条件下,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1.95±1.63)%,酶解效果最优。说明响应面法用于鹿血血红蛋白酶解工艺的优化可行、可靠,酶解条件适宜于该体系。
2018年01期 No.541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馨;韩欢胜;章许冉;
为了摸索出适宜鹿血血红蛋白的酶解工艺,试验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蛋白酶解效果的4个因素,包括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p H值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鹿血血红蛋白酶解的最佳工艺为酶解温度56℃、酶解时间3.78 h、酶添加量4.2%、p H值9.56。在此条件下,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1.95±1.63)%,酶解效果最优。说明响应面法用于鹿血血红蛋白酶解工艺的优化可行、可靠,酶解条件适宜于该体系。
2018年01期 No.541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谭艳平;李凤华;
<正>在养禽生产中普遍存在疫苗免疫接种预防效果不佳的现象,加大药量后仍未达到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造成细菌耐药性或兽药残留,破坏家禽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抑制,导致家禽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抗病能力低下,从而给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1]。中兽药类产品具有无毒副作用、安全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兼有营养和药用双重作用等得天独厚的优势[2-3],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故本试验特此研制开发出黄芪灵芝增免口服液,其中黄
2018年01期 No.541 19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谭艳平;李凤华;
<正>在养禽生产中普遍存在疫苗免疫接种预防效果不佳的现象,加大药量后仍未达到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造成细菌耐药性或兽药残留,破坏家禽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抑制,导致家禽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抗病能力低下,从而给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1]。中兽药类产品具有无毒副作用、安全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兼有营养和药用双重作用等得天独厚的优势[2-3],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故本试验特此研制开发出黄芪灵芝增免口服液,其中黄
2018年01期 No.541 19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谢鹏;
<正>畜禽用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1-2]是新型研制的用于补充畜禽微量元素的制剂,该制剂是以猪对铁、铜、锌、锰、钴、硒等微量元素的需要为依据,用柠檬酸铁(C_6H_5FeO_7·5H_2O)、硫酸锌(ZnSO_4·7H_2O)、硫酸铜(CuSO_4·5H_2O)、硫酸锰(MnSO_4·H_2O)、硫酸钴(CoSO_4·7H_2O)、亚硒酸钠(Na_2SeO_3·5H_2O)等作为原
2018年01期 No.541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谢鹏;
<正>畜禽用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1-2]是新型研制的用于补充畜禽微量元素的制剂,该制剂是以猪对铁、铜、锌、锰、钴、硒等微量元素的需要为依据,用柠檬酸铁(C_6H_5FeO_7·5H_2O)、硫酸锌(ZnSO_4·7H_2O)、硫酸铜(CuSO_4·5H_2O)、硫酸锰(MnSO_4·H_2O)、硫酸钴(CoSO_4·7H_2O)、亚硒酸钠(Na_2SeO_3·5H_2O)等作为原
2018年01期 No.541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静;万九生;韦云芳;陈方良;毛爱国;唐树生;陈超;曹剑;魏红江;卿玉波;龙维虎;郭建雄;
为了准确确定昆明犬的排卵时间,适时配种以提高昆明犬的配种效率,试验采用外部观察法,阴道细胞涂片法,试情法,排卵检测试剂盒,测定母犬外周血中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和孕酮(P)水平,超声波诊断等方法综合判断母犬排卵的最佳时间,通过外科手术观察卵巢输卵管发育排卵情况并进行活体取卵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昆明犬母犬的排卵时间是在LH峰值出现后的48~72 h,即阴道出血后的9~10 d,阴道涂片角质化细胞达到90%,此时P浓度达到(12.79±1.25)ng/m L,超声波诊断可见卵泡。取卵准确率达80%,卵母细胞成熟率为55.0%,平均每只昆明犬取卵4枚。说明根据发情外部表现、阴道黏液涂片、超声波诊断、LH及P水平检测共同运用可以准确确定昆明犬的排卵时间,并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活体取卵试验,在输卵管内可以收集到发育成熟的卵母细胞。
2018年01期 No.541 203-207+258-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静;万九生;韦云芳;陈方良;毛爱国;唐树生;陈超;曹剑;魏红江;卿玉波;龙维虎;郭建雄;
为了准确确定昆明犬的排卵时间,适时配种以提高昆明犬的配种效率,试验采用外部观察法,阴道细胞涂片法,试情法,排卵检测试剂盒,测定母犬外周血中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和孕酮(P)水平,超声波诊断等方法综合判断母犬排卵的最佳时间,通过外科手术观察卵巢输卵管发育排卵情况并进行活体取卵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昆明犬母犬的排卵时间是在LH峰值出现后的48~72 h,即阴道出血后的9~10 d,阴道涂片角质化细胞达到90%,此时P浓度达到(12.79±1.25)ng/m L,超声波诊断可见卵泡。取卵准确率达80%,卵母细胞成熟率为55.0%,平均每只昆明犬取卵4枚。说明根据发情外部表现、阴道黏液涂片、超声波诊断、LH及P水平检测共同运用可以准确确定昆明犬的排卵时间,并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活体取卵试验,在输卵管内可以收集到发育成熟的卵母细胞。
2018年01期 No.541 203-207+258-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敬明;姜玉松;樊汶樵;
为了探讨温度对棘腹蛙(Paa boulengeri)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温度梯度方法即设置了15℃、17℃、19℃、21℃、23℃、25℃、27℃7个梯度研究棘腹蛙宜宾种群蝌蚪在这些温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棘腹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最适水温是21℃,该温度下的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全长、头体长、体宽、体重)均为最优,其中头体长、体重均高于其他几个温度下的指标,且变态率也较高。低于21℃时,温度越高生长状况相对越好;高于21℃时,温度越高变态越提前,变态时的个体因能量积累不够致使体形偏小,而不利于变态后的生存。
2018年01期 No.541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徐敬明;姜玉松;樊汶樵;
为了探讨温度对棘腹蛙(Paa boulengeri)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温度梯度方法即设置了15℃、17℃、19℃、21℃、23℃、25℃、27℃7个梯度研究棘腹蛙宜宾种群蝌蚪在这些温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棘腹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最适水温是21℃,该温度下的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全长、头体长、体宽、体重)均为最优,其中头体长、体重均高于其他几个温度下的指标,且变态率也较高。低于21℃时,温度越高生长状况相对越好;高于21℃时,温度越高变态越提前,变态时的个体因能量积累不够致使体形偏小,而不利于变态后的生存。
2018年01期 No.541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贾少杰;陈文强;王杨科;邓百万;彭浩;赵国虹;解修超;
为了研究中草药添加饲料浓度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血细胞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采用血细胞计数器计数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方法对鲫鱼血细胞和免疫机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中草药添加饲料均可提高鲫鱼血细胞指数及免疫机能。当中草药添加饲料浓度为160 g/kg,饲喂第30天时鲫鱼红细胞数和肝胰腺指数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43±1.38)×1012/L和0.63±3.48,鲫鱼白细胞吞噬百分比(PP)达到最高为(38.03±3.43)%,鲫鱼白细胞吞噬指数(PI)达到最高为6.11±1.51,鲫鱼脾脏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达到最高为(24.69±3.38)U/mg。当中草药添加饲料浓度为320 g/kg,饲喂第30天时鲫鱼白细胞数和血栓细胞数达到最高分别为(14.55±2.24)×10~9/L和(20.67±1.17)×10~9/L。
2018年01期 No.541 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贾少杰;陈文强;王杨科;邓百万;彭浩;赵国虹;解修超;
为了研究中草药添加饲料浓度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血细胞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采用血细胞计数器计数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方法对鲫鱼血细胞和免疫机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中草药添加饲料均可提高鲫鱼血细胞指数及免疫机能。当中草药添加饲料浓度为160 g/kg,饲喂第30天时鲫鱼红细胞数和肝胰腺指数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43±1.38)×1012/L和0.63±3.48,鲫鱼白细胞吞噬百分比(PP)达到最高为(38.03±3.43)%,鲫鱼白细胞吞噬指数(PI)达到最高为6.11±1.51,鲫鱼脾脏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达到最高为(24.69±3.38)U/mg。当中草药添加饲料浓度为320 g/kg,饲喂第30天时鲫鱼白细胞数和血栓细胞数达到最高分别为(14.55±2.24)×10~9/L和(20.67±1.17)×10~9/L。
2018年01期 No.541 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云观;陈佳丽;刘艳爽;曹明星;杨春文;
为了解小兴安岭地区不同季节东北林蛙消化系统中食道、胃、肠道和肝脏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分布情况和活性,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其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林蛙消化系统4种器官组织中LDH同工酶共分离出电泳迁移率为0.299~0.153,基因型为C’4、CC’3、C2C’2、C3C’、C4、AB2C、B4、B’4、A2C2、A2B2、A2B’2、A3B、A4的LDH1~LDH13的13条谱带。4种器官组织在不同季节分离出的谱带数不同,在春季食道、胃、肠道和肝脏中均分离出11条谱带,夏季分别分离出10,10,11,9条谱带,秋季分别分离出4,4,5,5条谱带,冬季分别分离出7,6,6,6条谱带。电泳迁移率为0.255,0.242的LDH6和LDH7为冬季特有谱带。各组织中LDH13活性均最强。LDH同工酶的分布和活性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不同季节的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程度不同,呈现多态性,具有季节性的差异。
2018年01期 No.541 215-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云观;陈佳丽;刘艳爽;曹明星;杨春文;
为了解小兴安岭地区不同季节东北林蛙消化系统中食道、胃、肠道和肝脏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分布情况和活性,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其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林蛙消化系统4种器官组织中LDH同工酶共分离出电泳迁移率为0.299~0.153,基因型为C’4、CC’3、C2C’2、C3C’、C4、AB2C、B4、B’4、A2C2、A2B2、A2B’2、A3B、A4的LDH1~LDH13的13条谱带。4种器官组织在不同季节分离出的谱带数不同,在春季食道、胃、肠道和肝脏中均分离出11条谱带,夏季分别分离出10,10,11,9条谱带,秋季分别分离出4,4,5,5条谱带,冬季分别分离出7,6,6,6条谱带。电泳迁移率为0.255,0.242的LDH6和LDH7为冬季特有谱带。各组织中LDH13活性均最强。LDH同工酶的分布和活性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不同季节的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程度不同,呈现多态性,具有季节性的差异。
2018年01期 No.541 215-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敏;赵琳滟;陈雪伊;龚倩;陈发军;
为了探究我国土著蜂种中华蜜蜂在园林生境中冬季蜂群的状况,寻求保护策略,试验采用人工饲养和定时观测的方法,对中华蜜蜂在巢门的活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个体在巢门表现出多种行为类型,主要为防御性守卫行为;蜂群巢门有蜜蜂个体活动的时间占观测时长的44.41%~60.19%,出现的最大蜜蜂数量平均为3.62~4.15只,平均蜜蜂数量为1.18~1.69只,蜜蜂在巢门活动存在时间上的变化,呈现双峰格局;巢门蜜蜂的活跃程度与温度、湿度有关,出巢和回巢采集蜂数量对巢门蜜蜂活动也产生一定影响,与巢门最大蜜蜂数量显著相关。因此,中华蜜蜂蜂群能够根据环境因素和当前需求调节非采集蜂在巢门的活动。
2018年01期 No.541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敏;赵琳滟;陈雪伊;龚倩;陈发军;
为了探究我国土著蜂种中华蜜蜂在园林生境中冬季蜂群的状况,寻求保护策略,试验采用人工饲养和定时观测的方法,对中华蜜蜂在巢门的活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个体在巢门表现出多种行为类型,主要为防御性守卫行为;蜂群巢门有蜜蜂个体活动的时间占观测时长的44.41%~60.19%,出现的最大蜜蜂数量平均为3.62~4.15只,平均蜜蜂数量为1.18~1.69只,蜜蜂在巢门活动存在时间上的变化,呈现双峰格局;巢门蜜蜂的活跃程度与温度、湿度有关,出巢和回巢采集蜂数量对巢门蜜蜂活动也产生一定影响,与巢门最大蜜蜂数量显著相关。因此,中华蜜蜂蜂群能够根据环境因素和当前需求调节非采集蜂在巢门的活动。
2018年01期 No.541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慧智;王星然;王彦娜;韩英;
<正>溶酶体依赖性降解方式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其中细胞的自噬是机体自我修复、保持细胞活性、更新、交换和内环境稳态的一种重要机制[1]。并且自噬在病原体感染过程中也起着特殊的作用[2]。因此,深入研究自噬的发生及其原因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意义。在之前的研究中,关于自噬基因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都是利用酵母作为模式生物[3],后来逐步扩展到高等动物和植物的研究[4],但在水生动物方面,特别是鲑鱼的自噬研究目前仍然较少。
2018年01期 No.541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慧智;王星然;王彦娜;韩英;
<正>溶酶体依赖性降解方式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其中细胞的自噬是机体自我修复、保持细胞活性、更新、交换和内环境稳态的一种重要机制[1]。并且自噬在病原体感染过程中也起着特殊的作用[2]。因此,深入研究自噬的发生及其原因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意义。在之前的研究中,关于自噬基因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都是利用酵母作为模式生物[3],后来逐步扩展到高等动物和植物的研究[4],但在水生动物方面,特别是鲑鱼的自噬研究目前仍然较少。
2018年01期 No.541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晓杰;赵艳;刘林馨;邵淑丽;张东向;
以生物学英才班培养为例,探索提高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建立、实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资源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构建了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多途径立体化教学的培养方案,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生物学英才班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同类院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018年01期 No.541 23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晓杰;赵艳;刘林馨;邵淑丽;张东向;
以生物学英才班培养为例,探索提高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建立、实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资源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构建了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多途径立体化教学的培养方案,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生物学英才班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同类院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018年01期 No.541 23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英;祝万菊;林大专;
生物制药与发酵综合实验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针对农业院校的专业特点,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通过改进硬件设施、更新管理模式、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开放实验室等措施,对实验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8年01期 No.541 23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英;祝万菊;林大专;
生物制药与发酵综合实验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针对农业院校的专业特点,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通过改进硬件设施、更新管理模式、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开放实验室等措施,对实验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8年01期 No.541 23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立娜;杨波;
从移动学习认同度、移动学习硬件条件、移动学习资源条件三个维度对移动学习在基础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符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的移动学习模式,该模式由教学分析、教学设计、移动学习APP的开发、移动学习效果的评价四个环节构成。
2018年01期 No.541 235-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立娜;杨波;
从移动学习认同度、移动学习硬件条件、移动学习资源条件三个维度对移动学习在基础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符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的移动学习模式,该模式由教学分析、教学设计、移动学习APP的开发、移动学习效果的评价四个环节构成。
2018年01期 No.541 235-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斯日古楞;芒来;额尔顿;齐景伟;王锐;阿丽玛;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实施需要科学地规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设置,同时要在教学大纲中体现改革的思想,在教学内容中体现内涵的创新,在教学方法中体现互动的理念,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不断完善提升,突出动物科学专业的地区特色、民族特点、专业特长和时代特性,为民族地区畜牧业发展储备人才。文章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动物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构思,并描述了在实践中尝试的效果,旨在为民族地区动物科学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018年01期 No.541 238-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斯日古楞;芒来;额尔顿;齐景伟;王锐;阿丽玛;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实施需要科学地规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设置,同时要在教学大纲中体现改革的思想,在教学内容中体现内涵的创新,在教学方法中体现互动的理念,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不断完善提升,突出动物科学专业的地区特色、民族特点、专业特长和时代特性,为民族地区畜牧业发展储备人才。文章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动物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构思,并描述了在实践中尝试的效果,旨在为民族地区动物科学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018年01期 No.541 238-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殷俊;
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文章结合"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特点和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从教材选择、教学设计、评价机制等角度阐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克服双语教学困难、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018年01期 No.541 24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殷俊;
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文章结合"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特点和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从教材选择、教学设计、评价机制等角度阐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克服双语教学困难、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018年01期 No.541 24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卓侃;林柏荣;王宏洪;廖金铃;
线虫标本观察是帮助学生掌握线虫形态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但标本的保存和观察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解决该问题,在线虫学教学中引入线虫3D模型,3D模型可由学生在电脑上自由操作,通过鼠标拉动3D图像可从任意视角全方位浏览线虫,而且3D模型还可打印出来,真实感强,可长期保存。利用3D模型进行线虫学教学增强了线虫形态学教学的趣味性与直观性,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2018年01期 No.541 24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卓侃;林柏荣;王宏洪;廖金铃;
线虫标本观察是帮助学生掌握线虫形态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但标本的保存和观察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解决该问题,在线虫学教学中引入线虫3D模型,3D模型可由学生在电脑上自由操作,通过鼠标拉动3D图像可从任意视角全方位浏览线虫,而且3D模型还可打印出来,真实感强,可长期保存。利用3D模型进行线虫学教学增强了线虫形态学教学的趣味性与直观性,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2018年01期 No.541 24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